好像接触李白的第一首诗就是《静夜思》,知道的第一个关于李白的故事就是“李白看到老奶奶铁棒磨针”的故事,现在想想每一个名人的童年都是很不一样的。
随着上学的年级越来越高,接触的诗歌越来越多,最喜欢的就是《蜀道难》,那个时候背诵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过现在不常温习,忘的也差不多了。而如今又拿起四年级孩子的共读书《李白传》,来个深入了解吧!
看到〔李白还常带着刀子。这是因为他会武术,也杀过人……〕惊讶于李白不仅诗有名,而且会武,看来是文武兼备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呵,又知道些常识。
看到〔我们由此知道李白在少年曾有过一段刻苦的学习写作的阶段,否则他不会作用那样丰富的典故,并购成那样大的篇幅。〕每一个名人背后都是刻苦的,想到不刻苦怎么能品味成功。
他的好友甚多,不仅仅是因为心中的抱负走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他的豁达,不在乎钱财。〔曾有一年之内,花了三十万金,救“落魄公子”〕,广泛交友。
李白一心想要为国家效力,可是终不得志,只好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梦想化成一杯杯酒和一首首诗。
离开政治过起了神仙般的漂泊日子,喝酒,交友,作诗,留下了一篇篇名作。(我们也要带孩子多多出去看看,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有感觉,想到这两天带孩子玩雪,开心极了,能够应景背诵《腊梅花》、《小雪花》,用词也恰当极了。)
杜甫把李白当作榜样,两人的友谊是在互相切磋,互相鼓励,互相友爱,这是真朋友呀!!
文人反战,武人好战,文人看到战争的残酷,受伤害的永远是百姓。看清内幕之后,眼里容不下,还是流浪吧。
李白晚年的心情是沉痛的,痛苦到了极点,生前不得意,死后却一直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诗歌被我们世世代代传诵,是我们的瑰宝。
李白的诗,景情得体,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很容易背诵。都说李白的诗是浪漫,杜甫的诗是现实,李白的学力也是很深的,博览群书,才能写出首首经典的诗篇。二者才气和学力都是相当深厚。他好读书,在宫廷读书,在监狱里也不忘读书。
这本书需要慢慢品味,刚刚开始,说实话看不出来门道,就像看名人传记一样,就是故事,他的一生,对历史不熟悉的我看起来有些困难。我的自动化阅读也没有达到,所以看书慢。那就慢慢品味吧。
四年级的孩子遇到李白课程是多么幸福的呀,到了中学,不会再像我们上学时那样难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