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几乎是个说烂了的话题。尤其是孩子刚上学的宝妈们,常常挂在嘴边,也被老师耳提命面的说过无数次,可真正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宝妈们无不陷入被动苦恼的境地!
我也一样,每天对正在上一年级的女儿绞尽脑汁却效果甚微,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年前期末考试前,孩子特别讨厌学习,语文测试直接掉到班级最末,其他学科老师也投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节奏,完全像不懂怎么做题一样!
我这个做妈妈的急死了,也只能跟老师保证我会加强辅导她的。但孩子不会的太多了,不懂得怎么学,根本跟不上,你越急她越不想学,不会就发脾气扔笔和书。我有次气坏了,忍不住想揍她!看她眼泪汪汪的样子真下不了手。
后面想:算了吧,尽力从最简单的来鼓励她做,太难的直接放弃,告诉她具体的识字方法和书写技巧。能保持学习兴趣比逼迫她学更重要,考多少都随她吧。结果原本会读会听不会认的单词也学会认了,数学题自己也可以独立完成了。语文拼音和识字还有很多问题,也没办法一下子补起来。就让她轻松去考吧,分数没关系!
最后数学和英语都挺不错,老师发了“最佳进步之星奖”给她,高兴坏了!语文差一点,我想着我自己那么喜欢看书,喜欢语文我的女儿怎会学不好语文呢?究其原因还是不得其法吧!
钱儿妈的«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令我醍醐灌顶般的醒悟到,孩子在我的一团混乱的要求中不堪重负,感觉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作业,永远都会被提醒。孩子没有清晰,条理化的做事标准,不知道怎样去做,所以才会混乱无序,越来越差!
而我自己本身也是没有条理化的生活习惯,只是想到什么就立马去做什么。我自己也很清楚,我最大的缺点就是轰轰烈烈的开始一件事情,却难以长期坚持下来,所以常常处在自我否定当中。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所有的特质都会受父母影响。因为我从来没给她条理化,标准化,她不知道怎么去做好一件事情,长期混乱就养成混乱的习惯。方法目标不对,有点“缘木求鱼”的感觉,其结果怎会尽如人意?
所有的孩子都是未经雕琢的一块璞玉,是化成无暇美玉?还是变成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是家庭,学校,社会同时作用的结果。但起关键作用的却是家庭父母。
我们这群未经训练过的雕刻“大师”,仓促上阵,只能通过翻阅各种育儿宝典,在孩子身上不断测试。
我从钱儿妈身上学到的却是日常生活中,把每件事情都标准化,列出具体步骤,细致的告诉孩子怎么做,然后每天坚持去执行,到最后就形成一种好习惯!
孩子只有知道怎么做才能胸有成竹的面对,量化的坚持造就质变的飞跃,孩子从小形成一套高效的行为模式,必然会在未来造就高效的人生。我们所谓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认知知识方面的积累,更多的应该是行为品性和人格的铸造,这些都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去学得。
孩子通过实践去感知去体验,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他们就会很清醒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应该如何做出决策!而现在学校的教育模式多是灌输式的,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功利化的教育目的毁了多少孩子们的灵性。
因此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和方法真的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希望父母们都能教会孩子,像棵在风吹雨打中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终有一天他们能长成参天大树!而不是把孩子修剪成一棵充满匠气失去自我的盆栽,任人摆布供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