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最后的一天,郭敬明时隔十五年终于道歉了,于正时隔六年也终于道歉了。这两起道歉事件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郭敬明说自己以前太过年少轻狂,于正说自己缺乏足够的勇气。
成人世界总是夹杂了太多的利益纠纷,不是当事者无法抽丝剥茧。但是我们从娃娃小时候开始就有必要重视道歉这件事情。
别看小朋友个头小,对于道歉这种事情也有小朋友就是不在乎或者不低头。如果小时候就无法应对不道歉这种事情,影响还是蛮大的。
一则比较直接的就会影响小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毕竟受到伤害的小朋友会记得没有得到的道歉,减少跟你玩的次数。有个邻居六岁小孩总是喜欢把别人东西玩坏了,却从来不道歉,只会抵赖或者跑开,所以她基本上没有固定的玩伴,经常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和玩 iPad。
二则考虑长久未来到了婚姻关系中,伴侣之间无法表达歉意,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想而知了。有位同事的老公非常好面子,对于自己说的话或者做的事情,即使是有错,也从来不肯道歉,反而对妻子进行攻击,两夫妻总是处于剑拔弩张的敌对状态。
为什么小小的人儿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1.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使用了不是世俗约定的标准来衡量事情。比如认为世界里是围绕自己转的,根本不觉得冒犯或伤害了别人,认为只要对自己好的就行,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别人要反应那么大。
2. 觉得道歉丢人,自尊心特别强烈和敏感。认为一旦道歉自己就会低人一等,这种小朋友一般都会面红耳赤,憋着说不出来。可能在家做错事有被罚和被骂的不愉快经历。
那么该如何从小引导小朋友正确的看待道歉这件事呢?
1.家长要教育小朋友人际共处的标准,是互惠互利的,不是一人独自获利,久而久之失去朋友。
2. 疏导恐惧丢人的情绪或害怕受到责骂的情绪,小朋友勇敢承认错误后,做到不责骂,即使要惩罚,也是公平冷静的处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育人皆为育已。大人难免自己情绪激动,一时失去了控制,就算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事后也需要跟小朋友一起分析一下自己情绪的产生,以及下一次如何预防。生活中碰到自己做错事的时候,主动积极道歉认错,给孩子们起到示范作用。
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这就是父母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