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睡觉时已接近凌晨一点,不是因为失眠,纯粹是忙到这个点,也没有定闹钟(我很少用,基本上都是自然醒来),醒来一看表正好是早晨六点钟,看来这生物钟是已经养成了,昨晚临睡前看了一本书《策略思维》,客观说看的比较吃力,不知是书本身就难度,还是我的阅读能力、水平受限,看了其中一个章节,看完一遍以后,我真的没有看明白是啥意思。
心里有点着急和自我怀疑,于是接着看了第二遍,隐隐约约的懂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刷了第三遍,理解能力感觉又上了一个台阶,当时就想啊,幸亏阅读的内容不是很多,不然依我的性格,阅读成这样,我这个觉都未必能睡好。
在阅读中遇到盲点时,想起了8月份读书会北京暖聚时,一个小伙伴提出的问题,怎样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怎样能看书快一些。因为很多人读书的时候,看着这一章可能就忘了上一章的内容,甚至读完此书,都不一定能描述出来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对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楠姐说,其实还是因为看的少,当读书量上去了,阅读水平与能力会自然而然的发生改变。
我认同楠姐的观点,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讲阅读技巧的书,什么看完这本书让你阅读速度上升10倍,什么这样读书更有效、高效能阅读等等功能性的书籍,我是觉得这些提升阅读技巧和能力的书可以看,但不能只依赖这些技巧,一定在阅读量上下功夫的同时,再借着学习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才会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假如十天半个月不看一本书,甚至不怎么看书,学习再多的阅读技巧也收获甚微。
阅读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和吃饭、睡觉一样对我同等重要,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发现自己能力上的欠缺,我觉得这也是好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自我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