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晚春的一个早晨,习惯性早起的我,晨练、早餐过后又习惯性地拎着包想出门上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我暂缓了出门的脚步,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梁老师,您今天早上在家吗?我们想送‘光荣退休’证去给您……”呵呵,我退休了,我怎么就忘了呢!
坐在向阳的窗前,绿意盎然的小院飘来幽幽花香,我的灵魂似乎也随着这醉人的芬芳慢慢飘远。
飘着飘着,过去的一幕幕扑面而来……一个场景慢慢清晰起来,这是十年前!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让我们的学校从线下搬到线上,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必须拥抱这场教育的变革。“停课不课学”让老师们仓促走上十八线主播的镜头前,作为全县网络教学的技术支持,我们电教室所有人员的电话、QQ、微信、CCtalk异常地繁忙,“老师,我用CCtalk上课怎么看不见学生,学生看得见我吗?”“老师,我们体育课要怎做才能通过网络带着孩子锻炼?在家闷太久了,孩子们肯定烦了……”“我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通过网络分享隔离期间自己的生活状态,用什么样的设备和平台比较合适?”“老师,钉钉、腾讯课堂、CCtalk平台,哪个更好用?”……这一个个问题,令我忧心忡忡。从这些问题直接可以看出我们县教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弱、信息化素养不高,教研能力层次低,没有自己优质的课程……总而言之,我们教育信息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可现在是“停课不停学”期间啊,怎样才能快速提升教师们的信息素养?怎样才能让隔离在家的孩子们感受到老师们的关爱?怎样在停课不停学期间让孩子们的学业不会荒废?……又是一连串的难题让我愁眉不展。
走上前,2030年的我轻轻拥抱了2020年的我,说:“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很多的微笑。疫情很快就要过去了。十年后,网络教研、网络教学在我们县已是寻常状态,我们还开发了好多本地优质课程,我们也有了强大的教研团队,好几个学校都带着国家级课题呢!你已经很努力了,不用这么焦虑……”
很多很多的话想说,这时,从遥远的天边传来有礼貌的敲门声,我知道我要回去了。我微笑地对着2020年的我道别:“我会微笑地在未来等你,时光无语,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