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老家是老热河省的一片,所以过年回家都得从北京转车,因此平添了近距离观察帝都的机会。
但都是大过年的,路上没啥人,所以算不上直观感受。
这次恰逢出差帝都,在遭受了出租车司机绕圈,赴机场恰逢外宾而堵车,胡同里被雪纳瑞堵截的诸多遭遇后;终于磕磕绊绊的回到了南方的家,但对帝都的感受倒是深了不少。
可能老铁们要问了,你扯这些玩意和读书有啥关系?
Too Young!
世界上被描述最多的首都,帝都排第二,没几个大城市舔脸排第一!
本胖去了趟帝都,抽空特意去了下地坛,就是慕名史铁生大大的《我与地坛》。
虽然在俺看来那就是一个安静的园子。但因了这篇文章,就是觉得比其他园子有文化。
也去喝了梁实秋《雅舍谈吃》中提到的豆汁,那酸不溜丢的味道,着实是吓到俺了。
但为了品到梁老说的“醍醐味”还是喝了半碗。
也许这就是书籍的力量吧,出繁成简,化平淡为神奇。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本描写北京生活的书。当然,不是老舍、唐鲁孙这些京派大家的书。
但是本胖私下心水的几本。
话不多说,书来了!
《逍遥津》 作者:叶广苓
大清一亡,铁帽子庄稼(指旗人吃俸禄)自然就没了。但常年养成的少爷习性和礼数繁多的习惯,一时还真改不出来。
那这些过惯舒服日子的人,变革一来,生活是什么样的?
叶广苓的《逍遥津》算是给我们补上这个疑惑了。
就像她笔下的七舅爷一家,穷的每天喝苞米面粥,那排场也不能免。
小咸菜也得来它5-6样,碟子碗都摆的整整齐齐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上贡。
早上晚上的小辈向老辈每天请安问安也是免不了的。
这种穷讲究,在当时的普通老百姓眼里就是各色(怪)的,也是当年揶揄旗人“倒旗不倒架”的历史来源。
说起来,穷讲究确实是别人看着滑稽,自己也囧。
但咱换另一角度看,就在在讲究里,最后也弄出了很多名堂不是?
旗人讲究吃,搞得北京饽饽(点心)铺子发展的不错,炒肝、爆肚这些小吃也挺有名。
旗人讲究玩,遛鸟逗蛐蛐的,也混成了民间艺术。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贡献不是?
说到老北京,这次出差也发现现象,小胡同里老外特别多
比如微博中认识的爱看书的好看姐姐铃木美妃,以前就是住在老北京四合院里的。
老外不仅住在四合院,还把那段日子记述下来了。
例如迈克尔.麦尔的《再会,老北京》
麦尔当时在这个居民区的一个小学当兼职的英语老师,于是在这段不长的日子里,记录了老北京居民的生活。
在他笔下,什么CBD这些压根提都不提,里面写的都是四合院、带煤气罐的厨房、拆迁通知、好管闲事的老太太,一顿吃两糖葫芦的小胖子这些。
当然,身处这个建筑大国,他观察到了“拆那”的本质----拆,并饶有兴趣的多次描述。
就像文中写道的“一天早上我去公共厕所方便,路上发现一群人围在外墙边,墙上在一夜之间贴上了一溜白纸黑字的布告。拆迁通知吗?我问道。“废品王摇摇头,鞭炮的事”。
他也体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享受,例如搓澡。
估计这算是西方世界很少知道,却必然好奇的。
就像他在文中写道被搓澡的老大爷埋汰那段——“你身上可真脏!,老头嫌弃地说道。“你比中国人高啊,我该多收点钱的!”
咱们没注意的细节,人家一写就变得特别好玩。
对于北京,麦尔是个过客,在消失与重建中,他顺便替我们记录了这城市的的变化,虽然这估计也没啥用。北京人不需要读它也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激烈变化---他们每天都身处其中。
帝都这城市,总是给人很分裂的感觉,一面是快速运转的世界新首都,一面又常变成白雪下的皇城。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在它的身上都可以找到。
要说那个是它,可能是消逝的鸽哨、是街头看车大爷的保温杯;吃上半口的糖葫芦和黑压压的雾霾。
我去出差了3天,休息中看完这本,觉得书中的北京比现实的好。
老铁们觉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