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线这个词,如果用于家庭生活中,会让人听起来冷冰冰。但是学习树立界线是你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婚后的生活首先要学会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分隔开来。听起来有些可怕,那可是我的爸妈啊?这不仅缘于我们害怕界线会让我们和亲人分离、疏远,也缘于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视骨肉亲情为至高伦理。
俗语云“亲不见外”,谁也别把自己当作外人。我们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的,一个人的成长就要面临挑战,因为,当你试图和原生家庭的成员,包括父母以及弟兄姐妹有界线时,一定会引起他们的不快。他们会把你树立边界的举动称为“见外”,“有外心”,和家里人“不亲”,离心离德等等。
到底应不应该这么做呢? 怎么做才能既保护了自己的边界,又不伤家人的感情呢?
很多家庭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界线混乱。在这个认知前提下,我们才能谈为什么要和亲人划清界线。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树立界线,就意味着和他们保持必要的距离。很多人结婚成家之后,仍然时时把父母的需要摆最前面,反而使得夫妻之间的关系疏远。
在婚后各自的原生家庭保持合适的距离真的很有必要,既要让父母感觉到你们的爱,也不能让父母“爱的干涉”给你们的小家庭添乱。这样的努力不仅会换来了和谐的婚姻关系,也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不受其他关系干扰的高质量的父母之爱。和原生家庭的界线不清、亲不见外,对自己的婚姻关系和人格成长都是非常有破坏性的。现在流行的两个热词,一个是“妈宝男“,一个是”公主病“,分别形容长不大的男人和女人,他们因为人格不独立,时时需要父母的呵护和纵容,而被很多人瞧不起。
在界线模糊的家庭里,每个人都为别人瞎操心,却不知道如何界定责任和权利。这样的家庭里会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反而去担负别人的责任;不是出自真心的给予而是出于被迫、无奈;一个人不舒服就要求所有人陪着受苦;自己没权力决定完全属于自己的私事。他们在父母面前永远不敢表达观点,不敢为自己的权利、喜好、志向和父母发生冲突,任凭自己鲜活的生命力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日渐凋零,自以为做出伟大的牺牲,是成全了孝道,却不知委屈自己并不能换来任何真正有价值的和睦美满。
学习和自己的原生家庭设立界线,是为了在自由和责任中学习爱,而不是因着愧疚和恐惧而妥协、顺从。界线不是要我们停止爱人,而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爱。
就算你的委屈求全也不见的能换来家人的爱,反而埋怨你的种种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