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家中,我最喜欢的是温尼科特。
温尼科特有好多概念我非常喜欢,其中“够好的妈妈”就是一个。它介于完美的母亲和糟糕的母亲之间,你也可以理解为“刚刚好的妈妈”。曾奇峰干脆把它翻译成“60分妈妈”,说到这的时候隔着书本我都能感觉到曾老师的一点小得意。不知道为什么,如果非得将它量化的话,我反而觉得“七八十分的妈妈”比较贴切一点。在世俗的眼光中,总觉得60分还差那么一丢丢。
我经常在外面做讲座,每每提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不少家长都觉得是在说自己。于是,课间忧心忡忡地跟我说,我是不是做得很糟糕?我总是喜欢搬出温尼科特的“够好的妈妈”去抚慰她。其实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每每看到心理学家的一些观点以及生活中的各种案例,心中难免涌上焦虑。好在还有温尼科特在,他的“够好的妈妈”给了我慰藉。
够好的妈妈是相对完美的妈妈和糟糕的妈妈而言的,它介于二者连续统中间的某个点。举个例子,假定一个小孩爬上了一段小矮墙。结果孩子害怕了,不敢下来,骑墙难下。完美的妈妈是不允许孩子有一丝半点的恐惧体验,总是将孩子包裹得很严实,几乎不让孩子去体验任何负面的情绪。糟糕的妈妈却总是姗姗来迟,让孩子经历了其难以承受的恐惧和焦虑,最终造成了心灵创伤。而够好的妈妈既让孩子有了一些恐惧害怕的体验,又总是在孩子崩溃之前给到他及时的援助。
这样的经验体验就会在孩子心里种下草,他坚信,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施以援手。说到这,我不由想起埃里克森说的信任的品质就会衍生希望。在极其困难的情境下,有些人白天遭了迫害晚上就选择了上吊,而同样一些人,即便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笑。二者的差异之处就在于是否看到希望,看不到希望的人就可能绝望而去。而能看到希望的人,哪怕就在地震废墟中,他也坚信会有人来施救。
偶尔我们为人父母有做得不够的时候,我又会想起“恰当的挫折”。或许我们偶尔的粗心恰好给了生命最好的滋养。就像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无菌环境中,反而缺少免疫力和生命力。恰恰是偶尔地接触不算卫生的环境让我们自身产生了抗体。也就是说,我们偶尔的粗心抑或犯错,无伤大雅、瑕不掩瑜。
反而,有一个完美的妈妈,孩子长大后容易得人格障碍或者精神分裂,这样的情况临床上比较常见。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的话,那就意味着它必须承受不能做到完美而产生的羞耻感。如果你让面对一个堪称完美的人,那就意味着你要承受你俩共事期间所有的过错。这样的情形同样会出现在家庭当中,与一个堪称完美的人生活,另一方几乎要承担所有的过错。常见的是,一个完美的妈妈常有一个糟糕的孩子,是孩子成就妈妈的完美,也是妈妈催生出了一个糟糕的孩子。
所以,我们的直觉不会错。大部分人不喜欢完美无瑕的偶像,那是神,太遥远。反而是有些小瑕疵的偶像,你会觉得舒服,因为你们之间有了链接:谁都会犯错。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