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口,黑色海滩风短袖衬衫的中年男人低头看着手机,右手按下“向上”的提示灯。我抱着从超市买回来的菜,不快不慢地朝电梯走去,中年男人意识到后面有人靠近,向电梯正门口挪了挪位置。
此时提示灯显示电梯还在三楼,已经贴近门口的中年男人没有要停住脚步的意思,不住地轻声跺脚,身体向前凑,像是要挤进紧闭的电梯门里一样。
空荡楼道里等候电梯的人除了我、黑衣服的中年男人,没有其他人影,但有拖鞋哒、哒、哒的声响、本地年轻男子和女人大声讲话的声音从通往这一单元楼出口的走廊里传过来。
电梯终于到达一楼,门开的那一刻,中年男人快速冲进梯箱内,按下“3”,接着又按了“关门”键,我在电梯门试探着合上时踏进电梯,站在门中间,想等等后面快要赶上电梯的两个年轻伴侣。这个时候,对面的中年男人露出了不太高兴的表情,能感受他的气息有点重。
姗姗来迟的年轻男女慢悠悠来到电梯门口,中年男人嘴里发出不耐烦的声响,眉头皱起。情侣进入电梯后,中年男人用钥匙急忙戳着关电梯的按钮,但是因为慌张和不悦情绪,戳了三次都仅仅怼在了“打开”按钮上,每一次下手都很重、很粗鲁。而且因为整个乘电梯的过程都没有让他觉得满意,所以还几次发出不耐烦的、恼怒的声响和气息。门终于关上的时候,他拿起手机,依旧用力地戳着手机屏幕。到三楼后,门开的那一刻,他再次以带有火气的步伐匆忙离开了电梯,留下浓重的戾气和负面的情绪于逼仄的空间内氤氲发酵。
他用力而慌忙地戳“关门”按钮的那几下时,一种生怕要爆发的紧张气氛在逼仄的空间里漫延开来。忽然想到之前在微博上刷到的一则消息:年轻男子在电梯内遇一中年男子动手辱骂掌掴妻子,挺身见义勇为反遭中年男子无理暴打。当下我就想,妈呀,我会不会也遭此毒手——因妨碍一中年男子乘电梯体验。
黑衣中年男人的行为在本地很常见,微博新闻发生的雷同事件也时常出现。当下的人群中,急躁、愤怒、抱怨、暴力等负面情绪似乎非常普遍,反观我自己也经历过被其中一些负面情绪牵制裹挟的时候。很多人也分析过这些现象形成和持续的原因:社会的压力、人本身的素质、内心的脆弱和恐慌等等。我关注一些类似事件,会留心观察遇到的一些人,也赞同一些来自他人的说法,但现在更多是在考虑,如果遇到相同的情境,我需要怎么做来解决这些问题。
就像我如果遇到有人在我面前打骂自己的另一半、孩子、长辈、亲友,甚至毫无相干的陌生人,我内心是希望自己去阻止,去保护受害的那一方,但我怀疑自己的勇气和能力,也承认自己的无能与害怕——以我此时此刻的力量、胆识和经验,我都不足以去控制这种场面;亦害怕对方脆弱的负面情绪抑制力会对我自己造成伤害。想到这样的情况,我就暗示自己要在身体力量和心灵力量上锻炼得更加强大。
一直在持续地反思作为人类的自我,并因此而越来越集中地观察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把听到的、看到的道理亲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