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焦虑

在这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夜晚,在回北京的高铁上,写下这段文字。祝福大家生活幸福,心身健康!

丛中,2022-10-10

关于焦虑

一,概念:焦虑是面对危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1.精神科症状学:焦虑是莫名的恐惧感。

恐惧是面对客观危险时的情绪反应。

2心理学中:焦虑是面对危险时的恐惧反应。

二,焦虑的相关因素:

1,认知因素:两个“知道”。

知道有危险,知道自己无法应

对。

2、行为应对:无效行为应

对,导致焦虑加重。有效行为

应对,缓解焦虑。

3,愿望和需要:是产生焦虑的动力来源。愿望达成,需要

得到满足,焦虑减轻。愿望未

达成,需要未满足,焦虑加

重。

愿望与需要的区别:

“我想多学一会儿”(愿望)“可是我实在困的要命”(需

要)

当愿望跟需要越匹配,就越健

康。当愿望和需要越分裂,越对立,就越不健康,越容易患各种心身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心脏病,等。4,社会支持:当一个人面对危险而无力应对时,缺少社会支持,焦虑加重。加强社会支持,焦虑减轻。

三,焦虑与抑郁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掉进水里,自己不会游泳,又没有别人救他,最

初是瞎扑腾,这时他内心还有希望布全,与体信力里、正房

于无效应对,陷入焦虑状态。半小时之后,体力耗尽,希望

破灭,心劲耗竭,彻底绝望,沉入水底不动了,这时,就相当于是抑郁状态。结论:

1.得抑郁的人,在进入抑郁之前,都经历了焦虑的状态。

2.不是所有焦虑的人都最终进

入了抑郁状态,有些人在焦虑中学会了游泳,或者,被他人搭救上来了,走出焦虑,恢复正常。

3.焦虑障碍的人数总是大于抑

郁障碍的人数。

4.预防抑郁,从积极治疗焦虑开始。

四,焦虑的精神分析分类

弗洛伊德最初认为,焦虑是欲望得不到满足。

就像没喝水,口渴了。就像性欲得不到满足。

后来,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

1.现实的焦虑。

2.神经症性焦虑。

3.道德上的焦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把焦虑分为六类:超我焦虑,阉割焦虑,

失去客体爱的焦虑,失去爱的客体的焦虑

5.被害焦虑,

6.土崩瓦解的焦虑。

五,焦虑的治疗(一)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苯二氮草(安定)类,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口服后

30多分钟开始起作用,白天

服用,每次半片,四小时后可以重复服用。

2.抗抑郁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米嗪。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都

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每天早

饭后服用一至两片,大约在两周后开始见效,服用12周才能发挥出药物的最大效能。症状消失后,应再巩固治疗三个月。之后,花两个月的时间逐渐减药至停药。

(二)心理治疗

1.认知疗法,改变对危险对象的认知,改变对自身应对能力的认知。

2.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治疗。

3.精神分析疗法:对情感的觉

察接纳,对潜意识创伤、欲望和需要的觉察和接纳。积极行动,达成愿望,满足需要。注意加强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4.家庭治疗。

5.团体治疗等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