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05/500

今天看完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刘楠在奇葩说上说“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整本书只有一句话:我拼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看完之后,忍不住认同。

我把已经放进书包里的这本书,又拿出来,一手端着书,一手打着字,把这本书最美的两段话一个字一个字敲了键盘。我想,这两段话能解释刘楠给的结论,为什么我宁愿过着平凡的一生,也要拼尽最后一分力气。

“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的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熟捻的一样。他在这里找到了宁静。”——P218

“个性?在我看来,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的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强的个性呢。贸然走出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个性就更多了。”——P221

这两段都取自第五十篇。这一篇讲了除了主人公之外的一个医生的故事。放着一眼可以看到尽头辉煌光明的前途,可谓是“飞黄腾达”的未来不顾,义无反顾地去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做了一个埋在尘土里的小角色。这样的举动被别人称为“疯子”。是啊,只有被魔鬼附身了才可能会做出这样“荒谬”的举动吧。可是,你问他后悔吗?他坚定地回答,绝不后悔。眼睛清澈如水,你知道这个回答是他心里最真实的答案。

多年前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也有这样强烈的感受。一个人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才能是“完美生活”?是一直活在别人的想象里还是一直活在自己的预设中?亦或是,只要内心平静欢愉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哪怕物质条件非常卑微,甚至差到难以想象?

梭罗的《瓦尔德湖》被评价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写作的背景是十九世纪初美国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潮涌动。出现了这样一部超脱于这些主义之上的作品,可想而知当时受影响和震撼程度。

一直到如今,我所在国度也在经历这样的思潮涌动。《瓦尔德湖》和《月亮和六便士》真的成为了平复心里宁静的那一叶扁舟,不为远行,只为此刻的拥有,甘愿靠岸停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梭罗是个法国血统的美国人,只活了四十五岁。他的挚友,年长他十四岁的爱默森在他死后曾对其人格特征作过一番栩栩如生的描...
    风信子也有春天阅读 1,355评论 0 4
  • 怀着对大学的憧憬进了大学的校门,也带着一份惊喜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很多人都说,大学,是你的第二故乡,我深切热爱我...
    199f3338d57b阅读 255评论 1 0
  • 小明听了“白马非马”的故事,觉得公孙龙讲得很有道理。有一天,小明偷吃了父亲为招待客人预备地两个大鸭梨。父亲知道后,...
    海王星1984阅读 151评论 0 1
  • 昨天,我们俩第一次那么激烈的吵架。吵到让我失去信心,怀疑我们是否真的合适。我被你一句话中伤后挂了电话。躺在操场的长...
    彦页sweet阅读 273评论 0 0
  • 【感恩身边的好朋友】 下午短短的两个小时,和好朋友文丽一起为小沙龙采购周装修的材料,配合的好默契!在车上我们聊了很...
    惠心阳阳阅读 2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