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现在写和发表分离)
苏黎世晚餐的后半截有个小高潮。
本来大家都吃得很满意,小少看桌上还有小圆球面包,形状可爱,就抓起来咬。大伙儿说笑正酣,小少忽然脸色大变,声色俱厉问,这是什么面包?
大少接过他剩下的半个面包一尝,确定这是加了核桃的小面点,不由得也紧张起来。因为小少有坚果过敏症,花生核桃最毒。
泡爸赶紧安慰大家,不怕不怕,我们有急救药,针对过敏反应我很有经验。小少去洗手间吐了一场回来,还是不舒服。泡爸于是叫他的女友尼娜给小少打降敏针,尼娜还真有个急救包,到明亮灯光处,给小少用餐巾扎了胳膊,马上就是一针。泡爸不慌不忙,继续谈笑风生,告诉小少,五分钟后,所有不适会全部消失。
五分钟后,症状确实消失了,但小少说,他忽然困了,想睡。
今天早上,小少起床后还是懒得说话,一脸心不在焉,甚至心情不佳。他说那药太厉害了。
昨天还艳阳高照,可以仙袂飘飘。今天风云突变,寒加雨一起袭来。今天是周日,商店关门,我们准备坐公车去附近湖边小镇走走。
穿雨衣,带雨伞,等到了公车站,才发现公车要半小时后才来。那就往镇子里走,走走时间过得快些。
到了小镇中离我们最远的那一站时,还有15分钟。四下随便闲逛,发现一个自动售货机,出售本镇的走地鸡鸡蛋,本镇香肠还有面条。我们正需要鸡蛋呢(回来时大少去买了,果然美味,也是Bio鸡蛋的价格)。
灰色下雨天,天灰湖水也灰,湖对岸的瑞士小房,顶着灰云,虽依旧上下错落排列出山庄模样,却没有了瑞丽。公车到了往常下车人最多的秃鹰宫,只要有我们三个人下车。雨密风紧,四下无人。
下车的这站,地名叫本地信息中心。可星期天连这里也关门,那就往前走,去看看秃鹰宫是啥。
走不多远,看见路牌指向村政府,那个方向有很多精致的小屋子和石子街,想必是美丽去处。于是信步过去,发现屋宇轩昂处,竟有一处是开门的,是个博物馆。再往博物馆里张望,发现屋子后面透亮处,有色彩斑斓的马赛克玻璃窗,还有济济访客。反正无事,就去看看这个博物馆也好。
出门后第一次被查看防疫电子码,擎出手机,看了注射日期,交付入场费,进!
这个小镇出过一大批名人,多数是文学家和画家,还有建筑学家。博物馆本身是本地的古老建筑,风格是德国人很钟爱的那种木头结构的房子(FachwerkHaus),里面还有这些名人们用过的壁炉和部分家具。看到那个叫Hesse的作家与家人的信件、笔记本,我忽然想到我父亲那一抽屉的『工作笔记』,字迹一样清晰镌秀,在小本子的字里行间闪耀着细心,娴熟和工整。一些词句被放大了印在绢布上,让不爱读字的人也很容易读下来,那是极其温暖、家常却有诗意的的字句,简单却优美。
这个博物馆很小,就两栋民居小楼。細細看,一个小时也看完了。出来时雨更大了。既然奔着秃鹰宫而来,那就看看宫殿吧?小少闻言向右面一指,喏,那儿!原来宫殿改学校了,楼宇气势还在,变学校真合用,还小学中学合体。在这个学校校园外,就是通向湖边的长坡。远远看见长堤上有一个人,穿着防雨的自行车服,一动不动伫立湖边。帆船卸了帆,整齐停在长堤两侧。湖水灰,天空灰,风雨阴冷,湖面雨雾弥漫,对岸瑞士的村庄里,鳞次栉比的民居被雨浇得黑亮,给这个灰色的全幅画面,增添了一笔生动。
今天是很无聊很冷峻的一天。小少事后却说,这天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