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艺术”

看到一句“目前咱国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停留在:(弹钢琴)弹得真快,(唱歌)唱得真高,(画画)画得真像”。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露天电影,精彩处常有周边赞叹入耳:“真艺术!”

当时的“艺术”一词却是农村大爷大妈们的由衷评价,只是从没读过几天书的他们的口里赞出得太笼统,没有当下的所谓“文化人”细致分出诸如弹功、唱功、画功等等。

无意贬损“文化人”这个标签,但至少在一些书画展,的的确确像一些“好”“牛”或者“工整”“好看”“龙飞凤舞”之类常常出自他们之口。相反的,一些他们眼里的“暴发户”老板,对于字画评价起来有板有眼、见解独到,甚至随手指点书法各种体别的渊源特点、山水画的皴法等等,令人侧目。

苏仙东坡曾用反笔“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对少有人参透书法真意深表担忧。有一个例子讽刺了现代“文化人”的“专业”,说一位著作等身的教授在讲读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有同学提到当代小说《长恨歌》的作者王安忆,他竟茫然不知。

还想起一则笑话,一位企业老板非常喜爱哲学,常常与一群同好者聚会,边畅饮边大谈哲学论题。有一次他有幸参加了一帮“大哲学家”的晚宴,提出一个哲学问题时引来哈哈大笑,旁边有人对他说:“谈论哲学是那些暴发户的事,我们在酒桌前只谈女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