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讨论了下普通人如何靠简历秀出自己的亮点,并逆袭名企。今天分享下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其实分享的不算方法论,而是一种思维,我知道大家都喜欢方法论,那种一招制胜的方法最吸引读者,但也并不存在。
网上流传着各种面试常见问题,某某学霸斩获几十个offer的攻略,看得大家心花怒放,认为自己把这些东西背下来就可以进入大企业了,但不知你只是看到了人家面试成功的皮毛,而没有看到本质。
每场面试所面对的环境、面试官的喜好、公司的制度都不相同,你自己的专业能力、发挥情况也不可能一致,这世上不存在一种通用的方法论让你稳赢职场面试,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存在你内心的意淫罢了。
但是总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总有一些现实还要认清。很多人在面试后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可迟迟等不来自己心仪公司的电话,要说面试的问题也都答上来了,可怎么就是没人收了在下呢?
答案可能不是你的专业能力不够硬,而是你没有击中面试官的“味蕾”,这是什么意思呢?一家公司在招人时肯定不会只面试你一个人,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向外发出招聘,所以来应聘的也会是很多人,大公司更是如此,肯定要在一群人里面精挑细选,有些公司会给面试者进行打分,也是为了区分出所有的面试人员,不然来这么多人求职自己也记不住。
所以在求职的时候我们有个新思路,那就是让对方记住你。当然记住你的意思是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的、正常的印象。而不是让你去招惹面试官,让对方想把你拉黑。
我一个朋友就是一位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领导,他也经常面试很多求职者,有一次面试中对方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专业能力也不算太出彩,但是最后让他提的一个问题直接让我朋友记忆深刻,并抛出了橄榄汁。
面试官:你还有别的问题想了解吗?
求职者:恩有,我想问一下您在公司干了多久了?
面试官:恩,我干的时间比较长了,已经11年了。
求职者:那您是为什么选择在这家公司干这么久的?有什么吸引您的吗?
这个问题抛出来后我的朋友直接一愣,不过很快进行了婉转的回答,等你干了11年就知道了。
事后和我们分享说,从业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一个求职者在面试时会提出这个问题,今天他突然一提,我觉得这孩子很有意思,想招来看看,至于专业能力什么的,年轻人好培养,不傻的话区别都不大。
分享另一个真实故事,也是我的两个好朋友去面试一家很有名气的外企,最后A通过了,B没有通过,但是两个人的专业能力区别不是很大。等A在这家公司工作了4个月后,突然有一天问自己的领导,当年为什么选中了自己。领导说,当时在面试的时候,我感觉是你在面试我,印象比较深刻就让HR招了。
其实就是这样,大多数普通员工在能力上差距不会很大,如果真是能力逆天也不会在底层职位,或者普通公司也留不住这类人,所以你的专业能力并不是最主要的一项,而是你给面试官的感觉,让他从心底记住你这个人,你的胜算就非常大了。
这一点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尤为重要,大学生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毕业,在学校是多么强的学霸,在职场都只是零基础的新人,能力上没有太大区别,企业也没打算让你来扭转乾坤,只不过是人不够了招个能干活的,只要人不傻,是个人就行,最主要的并不是你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在面试中的印象有多深,其余的慢慢培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