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打卡之《为何家会伤人》day5
冬天过后
2020年7月9日
【阅读章节和页码】第2章115页—第2章178页
【我用得上的内容】
1.在3岁前,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孩子就不迷恋过渡客体,庆幸我的孩子不需要过渡客体,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超级喜欢一个东西,非要抱着睡了。
2.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妈妈的密不透风的爱,会给孩子被吞噬的感觉,为了对抗吞噬,就会形成保护壳,所有配合行为都是从壳外面生出的,再也问不出他们内心的话。
3.永远微儿女成长问题焦虑的妈妈,很可能出问题的是父母自己。可以通过改善和丈夫的关系,把你的情感重心从儿女身上转移到你与丈夫的关系上来,让丈夫来填补你的情感空洞。
4.感觉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情感治疗。
5.心理疾病从轻到重分三类:神经症(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神经病,我觉得耳朵听不得大声,刺耳的声音,去医院检查又没有问题,可能我就有神经症,是我的焦虑吗?根源在哪呢?
6.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我要思考:作为家长,如果学校没有作业了,我要和孩子谈什么,孩子的时间怎么打发?孩子会不会学坏,这才是战胜学习,作业这个压力的本质。
7.遇事先处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处理问题。不仅对自己的孩子,对学生不也适合这样吗?
8.父母将焦虑转嫁给孩子,是自己不去上进适应社会,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寄托的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针对以上内容,我该怎么做】
1.不要再过渡焦虑孩子,他有他的轨道,有个底线,需要扶持的时候就扶持他一把,重心适当转移到丈夫,家人吃喝玩方面。
2.碰到问题先和孩子情感对接,再处理问题本身。有事别人和你倾诉不一定是需要帮助解决问题。只是说出来得到共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