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在《老子》一书中体现的最明显,他从不啰嗦,直接将研究的结论告诉了世人。

    比如第一章,就是用“无”和“有”两个字,概述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根本问题。我将其命名为模型。其实,老子的这个基本模型就是一个太极图而已。《易经》讲是阴阳,老子这里讲,就是有无。

    这个是“观”即研究的结果。有无的模型,为我们指出了“众妙之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模型,所以讲是“众妙之门”。


    拿这个模型来审视大众,无非都是在争名夺利而已。即利己是有极大弊端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这是第二章的第一个层次,讲的是世人的心理与做法。

    美的与善的,人人需要,但如果都不顾他人而图利于己,在这个点上“为美”“为善”,倾尽全力去追求对自己有利的,其结果适得其反,是“恶”和“不善”了。物极必反,这是规律。

  接下来,老子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是第二章的第二层意思。告诉世人这个世界不是一元的,而是二元对待与相互影响转化的道理,没有例外的。

    那个“故”字是讲,这个世界上的规则都是如此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此与彼的关系,无此则无彼,无彼亦无此。


  第三部分讲圣人的做法,与大众不同。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是通达之人,通天道,地道,人道的人。他们做事,是以利他为出发点的,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而且人人敬仰,声名远播。

    这是第三层的主旨。其实,入世的儒家也是这个情怀,那就是一个“仁”字。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他们是殊途而同归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