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亲历汶川地震,彼时高中二年级,16岁。开始思考生命的脆弱、人生的无常、如何面对死亡、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至此十年。每年5月12日,震区人们都会不自主回想当时,也都将自己人生分为震前与震后。下月此日,便是第十个年头,想将这些年间对于自己而言比较重要的想法进行整理,除地震相关内容,也包括死亡、智性、文艺、旅行、日常、三观、情谊、信仰等方面的碎片思考。
十年前的自己,对于未来只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想象自己未来的样子、工作、学习、生活状态等也只有大概的期待与幻想,不能具化。但如今回看时,当时虽然没有一个个罗列出想实现的目标,就所有隐约愿望而言,基本也都实现了,并且有一些超乎想象的收获。这样一份对过去的回顾梳理完成后,接下来,就可以更好地走向下一个十年了。这一次,拥有更多想象未来的能力,也很少再用“愿望”一词,而代以“远景、目标,计划、执行与完成”。
或许,这便是成长吧。
起点: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文 2018年4月1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一生铭记的时刻,彼时,高中二年级,16岁,正在学校宿舍中午休。睡在上铺,觉察到床的剧烈晃动时,迷糊中以为是室友在摇晃着叫我起床,翻了下身,把被子一拉,索性连脑袋也蒙住了,“哎呀你们先去教室吧我还没睡醒呢......”。
“地震了,赶紧跑啊!!!” 只听到这样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声,带着哭腔与喉咙快破了的沙哑。这时我才猛然惊醒。
一幕短暂却刻骨铭心的画面从此定格于记忆中:我从被窝中钻出来,坐在上铺,看着宿舍与走廊里慌乱飞奔着往楼下跑的人群,一瞬间竟有一种上帝视角俯瞰世界的感觉。
此前从未经历过地震,觉得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意识到真的是地震,尤其是真切感受到整栋楼的剧烈晃动后,瞬间就陷入极度的恐慌与害怕之中。“我就要死了吗?!就要埋葬于这栋坍塌大楼的废墟之中了吗?!我才十六岁啊怎么就要死了!!我还不想死啊不想不想不想啊!好害怕!我不要死在这里可以吗!不要十六岁就死了可以吗!! ”
脑中飞速涌出许多恐惧与混乱想法,行动上却经不得任何迟疑,初夏的薄被一抓,鞋也没穿,就哭着从五楼一圈圈往下飞奔。
此后人生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面对火灾、地震、洪流之类险情,逃生时会带上什么?这类问题,大概是想测试出回答者最为重视的事物。因为曾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回答时我都想,除非此前已经有明确的答案,并且在逃生时能迅速取得该物品,否则,求生的本能会让人根本无暇顾及任何其他。
当时,我从宿舍楼爬出安全到达附近一处空旷广场时,全身只有睡衣、薄被、我的生命,以及从那一刻起才日益饱满的灵魂。
多年后,在懋平《空心人》一文中,遇到这样一段话——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而在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
深以为然。
2008年5月12日,于我而言,便是这样一个开始由空心人逐渐自我充填的起点。开始意识到,我来到这世间,本就是一种偶然;最终的消逝,却是必然,且无法预料何时何地,以怎样的方式。开始意识到,人的渺小与无能为力,再大权力、再多财富,在死亡面前也是枉然。自然也就开始想,如果说,人最终都将永远逝去,那么,我们活着的目的和意义究竟何在呢?
后来看《楚门的世界》与《西部世界》时,发现自己最初萌发对生活的质疑时,与Truman和Delorace最初觉醒时的状态是完全一样的,将自己从所处日常中脱离开来,不时以旁观者视角审慎观察周围一切,眼神中偶然闪烁着不可避免的质疑与慌张。如果说,Truman的世界,是“楚门的世界”这一真人秀导演与剧组的安排;Delorace的世界,是“西部世界”这一主题乐园管理层的设计,那么,我们的人生呢?眼前的我们,日复一日地吃饭睡觉、上学放学、考完一场又开始下一场考试的倒计时,这样不容质疑、必须遵循、不可逾越的轨迹,究竟是谁制定的?最幕后处控制一切的又是谁呢?老师之上有年级领导、学校领导、以至市省中央,再之上呢?是谁?我们在这样既定的轨迹中日复一日扮演既定角色,为着既定目标,与木偶戏幕布上的木偶们,有什么区别呢?
那天之后,我常想,原本当天可能会结束的生命,是因着多好的偶然与幸运,才得以安然度过。觉得此后至今十年的生命,都是幸运着多出来的,感恩之心也日益深重。生命、健康、平安本身,就已是最珍贵事物。
冰冷的死亡数据,于她,却是全世界的崩塌
文 2018年4月2日
5·12地震灾区分为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区),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区),我所在的A城属于较重灾区之一。震后,极重灾区之一B城的部分居民转移到A,临时安置在近郊一处宽阔的驾校训练场。那段时间妈妈常去做志愿者,协助料理饮食起居等。妈妈几次哽咽着说,想领养一位失去儿女的老人,照顾他们。
我放假时一起去过几次。训练场上所有设施都挪开了,搭建起帐篷房,公共区域总有很多志愿者忙碌着,煮饭、分发食物与生活用品、心理疏导、协调记者媒体等。居住区,倒不是想象中的残忍画面,伤者都送往医院了,此处暂时安置的,是安全逃离的人们。起初,每次在居住区分发物品时我心情都很沉重,小心翼翼地,生怕触动他们的悲伤情绪;后来发现,大多数人每天都还是在正常度过,等待政府的下一步安排。小朋友们如常地追逐打闹,阿姨们聚着聊天、织毛衣,大叔们在帐篷里打打牌、或在帐篷外抽烟交谈,老人们不时在户外慢慢走动着,活动筋骨,也晒晒太阳。
直到有一天。
当时妈妈和几位阿姨聊天,我在一旁听着,不时打量周围人们,目光被不远处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小女孩吸引。她穿着浅紫色针织衫与背心裙,柔顺长发披肩,面前支起的小桌上似乎摆放着教材,不时勾画着,并不时说笑着回应旁边的朋友,样貌看不清楚,但远远望去,感觉就是良好家教中熏陶出的小孩,气质出众。就餐时间到了,我起身离开帐篷区。再次经过她时,却看到心碎的一幕。这个画面也从此定格。
前一瞬还手舞足蹈的她,当我再看到时,却蜷缩在帐篷一角,全身瘫软在地,握着电话不停地颤抖,哭成了泪人儿。之后从旁边阿姨们的低声叹息中得知,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家人的死讯。家人在顷刻之间,毫无意识地,就被废墟掩埋,成为这美好人间永远的过客。看着泣不成声的她,我也只能痛苦地闭上双眼,眼泪止不住地不断涌出。
5·12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于我们而言,只是一串冰冷残忍的数据;于她,却是全世界的崩塌与青春从此的灰白。
死亡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
文 2008年7月24日 初稿;2018年4月7日 修改
情绪跌到谷底。极度痛楚。一提笔,所有压抑与委屈也都一起涌出,眼泪不断砸落。终究还是在长长几页的宣泄后平静下来了。在刚刚完全出于痛苦情绪宣泄的飞速书写中,一幕画面不断在眼前浮现,久久不散。
想到灾民安置区那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小女孩,家人死讯传来后,她蜷缩在帐篷一角颤抖着泣不成声的样子。顷刻之间,家人就成为这美好人间永远的过客。可以想象,废墟残垣重重砸落在身体上的疼痛,以及濒死前心底的百般痛楚不甘与苦苦挣扎,一定很不甘心吧,死亡这样毫无征兆地来临,没有丝毫招架之力,只能听天由命地逝去。残喘着仅余最后几丝气息时,脑中会如电影回放般回顾此前所经历的整个人生吗?可以想像,那一瞬间,会如何深深地眷恋人世,或许,也曾在这世间经历不顺,也曾受伤流泪,也曾一度遇到“天大的无法逾越的”痛苦时刻,在死亡面前,这一切却才显得微不足道。
想象,如果废墟中奄奄一息的人,是我。一定会拼命呐喊吧,希望这一切都只是一场噩梦,希望可以快些从梦中醒来,可以重新活在这世间。一定也会拼命后悔曾挥霍的时间,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定会珍惜一切,不再虚度。然而,命运就是这样残酷,死亡就是这样不可逆转。在只有一次的生命游戏中,谁都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纳兰性德回忆亡妻时感叹的“当时只道是寻常”,是欲哭无泪、哽在喉间无尽的痛,往日里那么多温馨瞬间,都只视为了理所当然,唯有在失去后,才意识到其珍贵,才为此懊悔惋惜。此刻的我们,不也正无视着身边的“寻常”?理所当然地以为我们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于是肆意挥霍着每一天,却从未想过,每一日的我们,也正以看不见的速度老去,父母、师友、喜欢的人,也都是如此。这样想来,蓦然间,一种悲哀漫天漫地而来,我可以想像并接受自己所有的生、老、病,但一想到最终的“死”,却极度恐惧,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想象,更没有办法面对与接受。也不能想象家人亲友的死亡,即使不出意外,只因着正常的生命轨迹,他们能健康平安、长命百岁,但也终究会到这一天不是吗?我完全无法想象这一天,无法想象与他们的永远别离,无法想象这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人孤零零地继续存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地震使许多正如花般绽放的生命瞬间凋零,那些曾与我们同样鲜活的生命,从此,就真的成为这世界永远的过客了。到今天,已过去两个多月,媒体热度还在持续;静静观看身边人群时,却觉得人似乎生性健忘,即使亲历这样巨大的灾难,说恢复也就迅速恢复了,学习、工作、生活等日常轨迹又继续旋转,脸色与深情上,似乎也并未多什么苦痛与深沉。这样的观察多了,我心中竟一点点滋生出一种孤独感来,这种孤独,不是因为身边没有家人朋友陪伴。他们时刻都在,然而,我却觉得自己孤身陷入了对死亡的长久忧虑之中,而这种思考与忧虑,却不知与谁谈论。同龄人所关注的成绩、考试、身材、长相、娱乐八卦、喜欢的人与未来的高考、大学,在我看来,都是微不足道,唯死亡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但又并不愿与师长提及,甚至,大多数时候,觉得他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不究竟的,觉得很多成年人对于人生一些重要问题,也并没有自己的回答。
虽然许多问题还没有好的答案,但还是收获一点重要认知,便是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珍惜眼前日常。地震中遇难的同龄者,此前,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对每天的生活没有觉察,只无意识地做着各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吃饭睡觉、上课下课、和朋友聊八卦玩游戏,浑然不知灭顶之灾会在何时悄无声息地靠近。当他们悔恨此前人生没有尽情地活,还没来得及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时,已经晚了;当他们乞求噩梦停止,生命可以重新再来,以后一定珍惜时,已经晚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有幸躲过一劫的我,能做的,唯有珍惜生命中所有的事物,美好的,与平常的一切;千万别待失去后才追悔莫及。珍惜亲友师长,以及所谓“伤害与被伤害”的人,与身边人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以后也要友善相处;珍惜时间,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绝对公平之物;珍惜所谓的“寻常”,正是日复一日之事与喜怒哀乐,构筑了我们的整个生命。所以,以后别再为纷繁琐事痛苦纠结,因为有限的生命不值得浪费其中;也别再与人争执互相伤害,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改之,友好相处,他人若真太狂妄无理,且静默旁观,由他去,也只因有限生命不容浪费。
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应珍惜,应赋予其自己所重视的价值;否则,光阴一去不复返,逝去日子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幸运在十六岁这年,收获这样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