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生了我和姐姐还有妹妹三个女儿,还有弟弟。总共四个孩子。因为历史环境、家族观念、个人认知局限等种种问题的问题,妹妹在一个亲戚家长大。我们姐弟三人在一起长大。
后来都长大成人。各自组建了家庭。特别是姐姐,有了孩子之后,老妈去带过几年的小孩。姐姐是一名护士,在手术室工作,脾气对老妈比较急躁。所以言语上不太好。有时候情绪来了或者心思没有那么细腻想不到的时候饮食上也顾及不到老妈。总体给老妈的感觉就是大女儿是孝顺,可就是脾气太差。
而我呢,远在广东。只是一周会和母亲通两三次电话。听听她的唠叨。听听她跟姐姐的争执和生气,安慰安慰她。最多就是一年回两次家,十一或者五一回去一次,年底回去一次。再后来就一年回去一次就不错了。母亲呢就13年我创业的时候她来待了三个月打过工,一直都惦记着我的脾气好,心思细腻,更会疼她。
而事实是,老爸老妈有身体不适的时候,都是姐姐跑前跑后地帮忙张罗着带去看医生。父母过生日以及每逢团聚的节日中秋、过年、七月半、元宵的时候都是她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和姐夫孩子们一起回去看父母。为弟弟也付出的更多。
两个女儿,论物质上的贡献,毫无疑问,姐姐远超于我。可是母亲的内心感受却是偏重于我。每每我都会劝母亲,其实姐姐对她更好。只是言语上不太能够调整的过来。因为她的工作的性质。天天面对的都是要手术和手术后的病人。她的工作环境是充满病人们压抑的和痛苦的情绪。姐姐应该只能在妈妈面前比较能够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有一点就是经常在一起相处,肯定会比我这个在外面打打电话开解她的人要磨合的多很多。距离产生美嘛。
再一个就是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姐姐一直处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综合和老妈分析以后,她开始慢慢的理解了。而更多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很多时候物质上做到了,精神上忽视了满足她的需求。物质满足的情况下,精神方面其实更重要。这个在人际关系上面一定要多加注意,多加思考,多加实践并满足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