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开始意味着无条件服从。
小孩子学习东西学的快正是因为他们的无条件服从,所以有足够的专注力,效率和转化率都大大提高。成年人会自作聪明,会想走捷径,会自我欺骗,专注力很容易被分散,而且自我意识非常强,但在一件新事物面前,太有自己的想法等于没想法。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不管是在学校读书还是已经工作,接触新的课程、新的事物时,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跑出来,且自己会自信的相信自己的判断。对自己自信没错,但不要忘了,进步都是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已经有人走过弯路、试过错总结出来了经验,为什么还要自己一头闷让自己再错一遍,再体验挫败感,找虐且浪费时间。
面对新的东西,学习新的东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默默扎根的把基础打牢,老老实实的去无条件服从,就是最快的捷径,根基稳固,再去发散新的思维和方法论,形成自己的东西,这才是学有所成。半瓶水响叮当的人,注定走不长的,挖掘不出更深的东西,就真真实实打动不了人心。
模仿的力量。
有一句话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子里:想要成功,就要先学会模仿优秀的人,模仿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法。模仿他们,思考为什么,你会成长的非常快,我觉得非常受用。为什么说物以类聚,为什么说近朱者赤,为什么说一群人在一起久了会越来越像,我想也是这个道理,优秀的人身上会有一种神器的吸引力,吸引想要成长想要改变的人,无限的想要与优秀的人靠的更近,让自己更好,真的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有幸遇到这样的人,要去珍惜,比如@颜毓Amy,感恩。优秀的人,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提升写作能力,有“写”才有“作”。
Amy开了这个写作训练营,一直都在鼓励我们去写,先不要考虑框框架架,想到什么写什么。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多写多练习,你才能慢慢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怎么样去表达,这跟光看的收获是不一样的,看了100篇美文,满肚子的想法观点,却不懂得如何表达,这就很可悲。
通过训练营我还发现,在写的过程当中你会越发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在每一次的写作强化中去改变自己,这个过程是很享受的。其实就跟写日记一样,只是你是跟着自己的内心在写的,而不是应付式的东一句西一句,每天跟自己对话,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在实际生活当中去改变,自己似乎也没有那么无头苍蝇的感觉了,有了目标和期待。
到底什么才是存在感?我们在害怕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寻找存在感的,小透明也不是不好,看过BBC的一个演讲里说,把自己想象成成功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除非你想一成不变。但我很想说存在感也没有那么难去寻找,只要你够优秀,你就有存在感,如果还没有足够优秀,那就让自己正在变优秀,同样能赢得存在感。在我看来,存在感即是尊重,赢得尊重就赢得了存在感,但不是为了赢得存在感而去做,是为了充实自己才去做。
我们害怕去表达、害怕没有存在感,也只是我们没有在融入进去,不是融入一群人,而是融入变得优秀的过程。融入自己越来越好的世界里,你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害怕了,你会发现,优秀的人他们的生活原来是这样的,不可思议,自己以前都是在庸人自扰。
作业不是任务,行动收获体验。
我自己前段时间就遇到过这样的工作瓶颈。我感觉自己很有冲劲,很有激情,工作任务下来也是第一时间就能完成,但是我感觉自己却非常压抑,而且工作质量也不是特别高,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这个结解不开,很难受。后来我想通了,因为我把工作当成了一项任务来做,这只是我的任务,可当我换了一个角度再去做的时候,我发现,好轻松啊,好享受啊。就是把工作当成一件作品来看到,这是一件作品,我想要把这件作品去完善,细节去打磨,要细节要美观,其实也相当于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打磨细节上,而不是放到完成量上。这样不仅工作有质量,有成就感,个人的感受也会变得很轻松很融入。深入的去体验一件东西,真的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