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何需要跳脱出来看问题
是因为从心底觉得自己是可以解决这件事的吗,是对自己的自信吗
跳脱出来看是突破目前状况的一种方式,企图利用他人的方法为己用,用自己的角度重新解释、对目前的状况重新描述,进而得出新的结论
本质而言是一种相信自己的事情
这种行为不总是好的事情
因为,它的另一面,似乎是我跳脱出来就一定有新的办法
可人不总是能把主动权放在自己手中的
其次,得到了新的视角,可分析方法却还是旧的,还是未跳脱之前的,很难说这种自信是否成为虚假的自信
结果而言,不总是需要相信自己,更要去相信身体的反应,相信周围人,相信自然,相信一切没有被染上颜色的事物
所以,听取建议虽有时候很难起到效果,也是一种方式
只是,有时,觉得听建议也是一种无用,也是让自己内心徒增烦闷的话
这时需要去理解为何会烦躁
那么,是因为觉得自己才能解决吗,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判断无误吗,是因为觉得已发生的事无可避免吗,是因为觉得救赎之手不在于自己、求助于想求助的人而无法够到吗
多半是这些原因,多半是因为自己的视角里只有自己能接受的观点
所以视野会越来越小,甚至去用望远镜看了也是平面镜的效果
心态成了解决事情的关键
需要知晓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心理
我为何无法接受我即是我呢,即使弱小,即使短视,即使伤了人也只去关心自己的自尊
恐怕这一切大家都很难接受吧,尤其这个人是自己
我想这一定需要理由
并不总是“大家也都是一样”才能去宽慰自己饶恕自己
人为何要放过自己呢
就像从小到大总是被说到“要放过他人”一样
人无法接受自己痛苦,平庸,弱小,黑暗的时候,无法共情他人
所以接受自己变成了这一切的第一步
接受自己大概也需要一点理由,他人以外的理由
为何要爱自己,为何要活下去呢
这大概是相当困难的问题
就像是解释自己因为情绪出现的身体反应简单,想要强迫停止这种反应很难
一定是自身存在的舒适感起到一点作用
被肯定,被允许一类的情感
可这又成了别人的事情
接受自己这样的问题假如思考的多了便会找不到尽头,因为也不存在这样的尽头
可思考终究会疲倦,因为人类是有限的
疲倦变成了问题寻找的新的折中解
我依然想要这尽头的唯一解
因为痛苦它一直存在
我想要变得真诚些
也许有些事即使去转了弯去折中了,事情也没有出现更好的结果
与其这样,我愿意变得真诚一些
至少,痛苦的时候我就应当说是痛苦
疲倦的时候就要去看看大家应对疲倦的方法
少有的快乐我就有了余力去记住
悲伤的事情重新从身体的各处反应涌回到我心里
这时,我希望能说出我好想你
我也便不在意这句话是否会变成新的尖刀会刺向你
因为,想念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