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对花枪》中有这样一段词儿:“臊得我,臊得我脸儿红、头儿低,恨不得把头藏在那水缸里”,这虽是言说姜桂芝如花美眷在谈婚论嫁时的娇羞之态,然用到我被学生们当头对面地指出错误时的困窘之姿,却也合适。
那时,我第一次教《长恨歌》。其中,有一个句子“回看血泪相和流”,“和”字,我想当然地就读成了“hé”。初次范读之时,学生们尚未能听出有何不妥,待等我让学生们小组合作,结合书底注释和参考资料梳理诗意完毕后,二次范读之时,有学生听出不对了。我范读之音刚落,底下便有学生喊道:老师,“回看血泪相和流”中的“和”读“huò”。
学生们的这一喊,我一下子慌了神,微微发蒙,下意识言道:不能吧?此话一经出口,人一个哆嗦,愣过神儿来了,我意识到我错了,学生们是对的。那一刻,脑中翻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那一刻,心下千思百转,思绪纷至沓来。怎么办?直接承认错误是不是倍儿没面儿呢?找个借口是否显得我太假,缺少为人师的率真呢?尚在犹疑之中,一个学生小声说道:错了就错了呗!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我开口言道:不好意思,向诸位致歉,我备课之时,未能意识到这点,诸位指出了在下的错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下受益良多。学生们被我文绉绉的语调搞得哄堂大笑,这事儿也就就此揭过,课堂教学继续。
课后,思想起课堂上所发生之事,不禁慨叹一声:好险!亏得我最后关头,未找借口也未死不承认,而是直截了当致歉承认错误,否则,就真真的斯文扫地,风骨全无,以后学生们必定将他们的语文老师鄙视至极。
再思再想,我是否错失了一次生成课堂精彩的机会?忆起李仁甫先生,记起先生的“生成课堂”理论。所谓“生成课堂”,窃以为,就是:抓住课堂上“差异性地产生”,在“差异处”,在留白处,生发点染,成火树银花,开一树繁华。
课堂上,总是会有很多意外发生,若能将这些意外活化为语文学习的契机,让课堂实现生成,那自当成为另一道语文学习的风景。单就此次意外而论,若我能反应更机敏些,干脆利落承认错误之后,顺势引导学生,讨论“和”字在不同语境下的读音,再回归到本篇课文语境下“和”字应该如何去读,是否更好些呢?
行文至此,却又想起了一个词“教学相长”。很多时候,我们为师者的智慧,就是在教学生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经验,也是在教学生的过程中积累的。有些时候,我们一个人办公室中查找资料备课,课备完之后,觉得万无一失,尽善尽美,但是一拿到教室里去讲,却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当出现问题之时,万勿刚愎自用,放下身段,好好听听学生们是怎么言说的,若学生们说得有理,那为师者自己及时改正,欣然接受,岂不是一段佳话吗?如果我们为师者自己对自己所犯错误有一种担当的话,那我们的学生又怎能不受到一点启发呢?同时,如果我们虚心接受学生们给我们指出的错误,那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就更密切了吗?学生亲其师,那为师者传道之时,学生不是更容易信其道吗?
此外,为师者多读一点儿书,多学习一点儿课堂教学理论,有智慧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意外,把这些意外用智慧化解,将这些意外变成语文课堂教学中智慧的生发处,与一种不期而遇的美丽邂逅,岂不快哉!
故而,当学生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欣然受之,智慧化解,生成新的语文课堂资源,偶遇意外的课堂美景,如此,方不愧师心,方可谓师道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