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我与你的相遇和我与它的相遇的区别就在于我是否把你当做实现某个目标的工具,如果是,则构成了我与它的关系,如果不是则构成我与你的关系。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我与你的关系的一种体现,我不把你当工具,我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深,也可以很浅,但是无论深与浅,来则为友,去也为友。
武志红老师在文章所述的“我与你”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大概这种理想状态我只会当做知识储备而不会去实践。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际关系的相处和构建的一个前提是“利益”,即我们之间的相处会对我们双方产生什么利益,是所谓的强强联合还是相互补足各自在相处之时就已经确定,且基于这种目的,双方亦可通过合同的关系确立合作时间以及各自在合作期间应该履行的义务等等,合作到期时,双方有合作意愿时,继续合作,如没有,则终止。这种追求“我与它”的关系就像春秋战国时期各方诸侯和王爵追求王道和权术一样受到追捧,而追求“我与你”的关系就像道家的“无为而治”,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可实践性以及被采纳性却是不高的,因为这种关系没有及时的可反馈性。
但是,心理学之所以称之为心理学就是因为它在外界环境中很难追求,只能向内寻求,基于此,我想到了王阳明的“心学”,内圣外王,即向内追求个人境界的提升,对外展现的则是一个人的霸气和掌控。王阳明的“心学”没有否定“我与它”的关系,而是将二者进行了融合,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追求“我与它”还是“我与你”的关系也是需要在不同环境进行区分的,不能一味的追求一种,也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而追求不切实际的一种关系。
珍惜规则和权力规则
珍惜规则适用在亲密领域,即带着自己的本着且以“流动而不成为”的方式与自己的亲人构建关系;权力规则适用于社会领域,即争夺谁说了算的领域。权力规则即是“我与它”的关系的一种现,珍惜规则就是“我与你”的关系的一种体现。如上文,在权力规则得到体现和获得基础后,我们才能拿出自己的本真在自己和亲人之间使用“珍惜规则”。
对于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的适用,文章中的一句话进行了很好的叙述-“只有当我能特别好地捍卫我的空间,成为一个有强大自我的人时,我才能更好地在某些时候放下自我,去构建我与你的关系”,这就是两个规则适用的一个前提,也是二者发展和过渡的一个模式,毕竟经历过什么,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没有经历,哪里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