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救,怎能救苍生?”
“是妖,是神,是人,皆不可欺,不可操控,不可不救!”
“愿世间不再颠沛流离,愿世人不再受欺,愿世间再无不公!”
电影《姜子牙》,完全打破了以往影视剧中白发老翁的形象,而是以中年酷大叔形象登场。取代年龄带来睿智与仙气,五官锋利的姜子牙有着别样的沉稳气质。
故事方面,相比“剔骨还父”的哪吒反抗命运,《姜子牙》甚至颠覆的更彻底。新版的故事仍然建立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封神榜”架构之下:姜子牙率众将战胜狐妖,推翻商王朝,赢得封神大战的胜利,成为了“众神之长”。
接下来的故事,则有了新的走向。巅峰之上的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的他,成为了预告片中不受欢迎的“三界败类”。要重新从人走向守护众生的神,姜子牙前路艰辛可想而知。
对姜子牙而言,守护众生才是做神的使命,因此神不可欺,人不可不救。但面对师父给出的“亲斩九尾”之命,当除妖与救人成为不可兼得的两难,姜子牙却也开始对所谓“天道”产生了怀疑,遂决定追寻自己想要的“道”。
片中,随着姜子牙将鱼放生的动作,他的旁白响起:诛杀九尾就是拯救天下。这是电影核心矛盾点:杀妖能拯救苍生,却需一个无辜之人牺牲,那么牺牲一人,还是万千人。姜子牙在长阶前立下誓言: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如若带孩子去看此部电影,可以教育孩子,要勇敢,热情,为了正义勇于奉献。
与《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样,传递着同样的豪情与理想。这样的姜子牙,十足颠覆,也十足热血。当然,和最初的小哪吒一样,新版姜子牙也迎接着不少的质疑。取材传统又颠覆传统,是他最大的争议点。
以往的姜子牙常常代表着权力阶层。但这一次,新故事中的姜子牙不再做任何一方的代表。他违抗天命,质疑天道,开始追寻自己内心独一无二的“道”。《姜子牙》也不再局限于阶层之间的对立与斗争,而是试图分辨善恶,探讨神、妖、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里的姜子牙,他具有“神”与“人”的两面性。他也是人,更贴近我们的人。在追寻“道”的路上,也如我们一般会困惑、迷茫。我们每个人,其实不也是在一路探索自己的“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