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落叶》文集里第 48 片落叶,希望你能喜欢,不为别的,只为这份坚持。
今天老兵想聊聊:绩效考核到底为了什么?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管是国企,还是外企;绩效考核或者说KPI,就像是一朵永生花,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春夏秋冬,它一直都在。
绩效考核中,最复杂,也是争议不断的两点:
一是考核指标,另一个就是奖惩标准。
考核指标因为行业的不同,岗位的不同,公司事业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很少有即插即用的KPI模板,我一直从事的工作是软件测试,管理的团队是测试团队,所以我只会说说测试团队的考核指标,其实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就两类:
第一、常规性的测试项目考核;
测试项目相关的维度其实也挺多的,bug、case、用例覆盖率、有效用例数、用例问题数、发布后缺陷、case质量、bug质量、被测需求的复杂度等等,我看很多有关测试人员的KPI考核指标里,各种公式,各种算法,各种报告,我其实只关注一个指标:
发布后缺陷率 = (发布后缺陷数 / 项目期间缺陷数)*100(%)
因为我不管你测试计划做的多么好,测试用例设计的多么完美,测试完成的多么准时,测试用例执行的效率多么的高,归根结底,你要想证明你做了很多比其他测试人员都要好的工作,那就看最后的结果,你负责的需求上线之后,跟其他人负责的需求相比,发布后缺陷数是否无限接近于零。
第二、测试管理及技术的考核;
这一类的考核指标也一直是比较难制订的,因为不论是管理任务还是技术任务,都没有一个共性的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所以我也很简单,看产物所带来或产生的效益大小。比如说,你改进了什么流程?你优化了什么作业文件?你编写了多少行脚本?你开发了什么测试工具?归根结底,你告诉我,你帮助你自己,还是帮助团队,或者是帮助其他部门节省了多少人力成本?
虽然我的团队绩效考核指标既简单又粗暴,但是团队成员在制订计划时,会因为指标的简单粗暴,而能很容易地得出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那我们再来聊聊绩效考核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既然它永生存在,那肯定是有它存在的意义。
就我知道的场景,给分成了三种:
1、跟当月的绩效奖金挂钩:注意:这里是“奖金”,所以只有奖,没有罚;
2、跟当月的绩效工资挂钩:有奖也有罚;
3、跟当年的年终奖挂钩:所以当月只有罚,没有奖;
1和3都走了一个极端,对于3,无话可说,对于1,个人理解最终也只会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而且还会产生各种争议。
老兵认为,激励团队,必须恩威并重,有奖有罚,且奖要大于罚。
激励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了引导团队成员努力向前,为了“奖”而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地拼尽全力,而不是为了逃避“罚”只做到刚刚好的及格线,就不求精进了。
奖大于罚,才能让大家忽略罚,而全力冲奖。所以奖的系数档位应该要比罚的系数多。
附上我认可的系数栏位:2.5 > 2.0 > 1.5 > 1.0 > 0.8 > 0.6
我最认可的绩效考核方案其实是 Only Goal,No KPI。
作者简介:14 年测试经验 + 11 年项目管理经验 + 11 年团队管理 = 一个测试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