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注释三
[26]天女生北魏始祖:据《魏书·序纪》的记载,北魏皇帝先祖拓跋力微是拓跋诘汾与天女所生的孩子。
[27]韩擒虎作冥府阎王:据《隋书》记载,隋朝名将韩擒虎临死前,邻居的母亲见到韩家门下仪仗盛大,像迎接王者一样。邻居的母亲感到惊奇,就询问来人。其中一个人说:“我前来迎接大王。”忽然就不见踪影。不久后有个病势沉重的人忽然到韩家,说:“我要拜见大王。”左右问:“什么王?”来人回答:“阎罗王。”韩擒虎的子弟想要打他,韩擒虎制止子弟,说:“我活着的时候做了上柱国,死后做阎罗王,这也足够了!”
[28]辛彦之建立梵宇而报感天宫:据《隋书·辛彦之传》记载,潞州刺史辛彦之在潞州城内建造两座佛塔,潞州人张元暴卒几天后复活,张元说自己灵魂到天上,见到新建殿堂,高大华丽,人们说是潞州刺史辛彦之所建造的。梵宇,佛寺。
[29]庾彦宝念佛持经而往生净土:据《南史·梁书》记载,新野人庾诜(shēn),字彦宝,精通经史文艺,为人平易质朴,钟爱山林泉水,生活简朴,不置田产家业。梁武帝年轻时就与庾诜关系较好,到梁武帝起兵时,便安排庾诜为平西府记室,但庾诜不愿为官。晚年的庾诜在家里建立道场,环绕礼忏,六时不辍。持诵《法华经》,每日一遍。后来的一天夜里,忽然见到一位出家人,自称是愿公,容貌举止非常奇异,称庾诜为“上行先生”,拿香给他后就离开。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庾诜白天睡觉时,忽然惊醒过来,说:“愿公又来了,我不可久住了。”他面不改色,说完就去世了,时年七十八岁。当时整个屋子的人都听到空中大声说:“上行先生已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了。”
[30]王宾修寺,得宿世之碑:据《宋史·卷二百七十六·列传第三十五》记载,王宾,北宋初年将领,许州许田人,为人谨慎诚实。王宾侍奉宣祖(赵弘殷)、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三代君主近六十年,因他勤勉忠心、资历深厚,深受皇室恩宠,获赏赐钱财累计达数千万。他将这些巨额赏赐都用于佛教事业。王宾在黎阳(属今河南省鹤壁市)任职期间,一次巡查时发现一处古寺遗址,就动用自己的俸禄重建寺院。施工过程中,在旧址地下挖到一丈多深时,发现数尊石佛及一块圆顶的石碑,石碑上刻有王宾名字。王宾认为此事奇异,于是上报朝廷。皇帝下诏将该寺命名为“淳化寺”,赐予新刊印的佛教《大藏经》一部,另拨款三百万钱资助寺院建设。
[31]太兴设斋,感神僧之赴:据《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记载,北魏宗室大臣拓跋太兴有一次生病,他请众僧人来做法事,把自己的财产全部布施,以求痊愈,并把这法事称为“散生斋”。散生斋结束时,僧人们都走了。此时有位僧人前来想讨要剩余的食物。拓拔太兴开玩笑说:“斋食已经吃完,目前只有酒肉了。”这位僧人却说:“也能吃!”拓拔太兴就取出一斗酒,羊腿一只。僧人吃完后,还说没吃饱。等僧人告辞后,发现原来拿出来的酒肉全部都在。拓拔太兴急忙出门去追寻,已经找不到人了。拓拔太兴于是在佛前祈愿说:“之前那位师父应该不是凡人。如果我的病痊愈,就放弃爵位,出家做和尚!”没过不久,他的病就痊愈了。就上奏朝廷,请求出家为僧。经过十几次的申请,皇帝终于批准了。当时北魏高祖元宏(拓跋宏)正在南征,诏令太子元恂在四月初八为拓拔太兴剃发,并施帛二千匹。拓拔太兴既已出家,就更名为“僧懿”,居嵩山。
[32]异香满室,徐孝克之往生:据《陈书•卷二十六•列传第二十》记载,徐孝克(527-599),东海郯人(今山东郯城县),南朝、隋朝时期官员、学者。徐孝克侍母至孝,为官清廉并且喜欢接济他人。他蔬食长斋,持菩萨戒,昼夜讲诵《法华经》。徐孝克临终时,正坐念佛,室内有非常异香气,邻居都为此惊奇。
[33]坐化空棺,陆法和之善逝:据《北齐书•卷三十三•陆法和传》记载,陆法和,南北朝时名将,籍贯不详,生卒年不详长期隐居在枝江百里洲。陆法和很有才干,信仰佛教,有军事天才,曾协助梁元帝萧绎平定侯景之乱。梁灭亡后,率本州人民入齐,齐文宣帝高洋盛情接待,拜陆法和为太尉。在齐时,入朝进见亦不称臣,只称“荆山居士”。平时政务之外,则与弟子讲论佛法。陆法和去世前,将自己的死期告诉给弟子们。他圆寂前,烧香礼佛,坐床而终。弟子准备将他装殓入棺时,遗体忽然缩小到只有三尺多一点。高洋听说后,令人开棺一看,不过空棺而已。
[34]卢景裕在狱持经,枷锁为之自脱:据《北史·卷三十·列传第十八》记载,卢景裕,字仲儒,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到东魏时期名臣、大儒。卢景裕喜好佛学,能通晓佛学大义。天竺胡僧道悕每次翻译佛教经论,就请卢景裕为其作序。后来,卢景裕因事被关押在晋阳监狱,因他至诚念诵佛经,所戴的枷锁自行脱掉。当时,有人犯罪应当处斩,此人梦见僧人教他讲经,他醒来后把梦中的佛经默念千遍。处斩时鬼头刀折断了,监斩官上报给朝廷,赦免了次日的死刑。
[35]张孝始修斋礼诵,祖目因以复明:据《周书·卷四十六·列传三十八·张元传》记载,张元,字孝始,北周时期河北芮城人。张元十六岁时,他的祖父已失明三年。张元因此不分昼夜的拜佛诵经,以祈求保佑。后来,他读到《药师经》,看到其中让盲人恢复视力的论述。就请七位僧人,点燃七盏灯,七天七夜,念诵《药师经》,举办祈福法会。每次法事他就说:“佛祖啊!张元作为孙子不孝,致使祖父失明。现在我用灯光普施法界,祈求我的祖父眼睛重见光明,张元愿意代他成为失明。”这样过了七天,张元梦见一个老人,用金镵(chán)治疗祖父的眼睛。还告诉张元:“不要悲伤,三天之后,你祖父的眼病一定会痊愈的。”张元梦中高兴得跳起来,就惊醒了。就遍告家人 。三天后,张元的祖父果然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