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注】诗云“两京三十口”,又云“烽举新酣战”,当是天宝十五年作。
近有平阴信[一],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二],寄食一家村[三]。
烽举新酣战[四],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时魂[五]。
九曲奔流笔记:
战火纷飞,舍弟犹存,幸哉!避地千里,寄食草野,悲哉!而今临老之时,已有多少人亡故?痛哉!
颔联流水对。颈联对仗工整有力;一新一旧,突出新乱不断,旧血不止;啼如何垂?如果是泪垂,则凄婉而不够悲壮,“啼垂”兼顾泪垂与啼血之意,更好。
原书释义:
首章,初得消息,怜弟而复自伤也。【赵汸注】次句,有吾以汝为死矣之意。侧身,言避寇不敢正行。一家村,指平阴荒僻之乡。二句正述所传之信。【赵注】酣战曰新,见杀伐未休。血痕曰旧,见乱离已久。招得几时魂,恐死期将至,不复相会也。
[一]春秋:昭二十三年,晋师在平阴。史记:陈平降汉,王使参乘,监诸将南渡平阴津至洛阳。平阴,乃古津济处也。唐书:平阴县,隋属济州,天宝十三载州废,县属郓州。
[二]楚辞:“欲侧身而无所。”孙楚诗:“饯我千里道。”
[三]史记:韩信寄食于漂母。战国策:冯谖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寄食门下。江淹书:“俯首求衣,敛眉寄食。”
[四]喻巴蜀文:“烽举燧燔。”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战,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韩非子:酣战之时。
[五]楚辞有招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