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很久没有缓过劲来,里面说的很多问题,就是前几日与老师的讨论的话题。其实我的内心是站在乔姆斯基这边,对人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我们的学习方式并没有那么精确,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图式来学习的,比如孩子学习语言,个人独创性及创造力,然而教育系统,社会系统是用来修正我们个人差异化及个性的特殊存在。就如同我们在学习表演艺术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不精确的,是特殊理解的,但某些自成体系的教育犯例规训了我们的学习,或者在这里可以指代人性。
但我之前又很喜欢福柯对于社会、政治、哲学的见解,他确实通过某种既不站左边,也不站右边的方式客观的阐述了我们既定的事实。以医学为例子,从1770年~1780年之间挑10来本医学的书来读,然后从1820年~1830年挑上另10来本读,在这40~50年之间,一切都变了。人们谈论的方式,谈论的东西,不仅是治疗方式,疾病及其分类,连医学观点本身也变了。福柯赞同这种变化,这是医学实践及其规则使医学观发生了共同、复杂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绝不是一种负面现象,这是对消极性的抑制,是对障碍的消解,是偏见的消失,是对过去神话的弃绝,是非理性信仰的退却,它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格式,一种拥有自己规则、判罚和局限性的游戏,这个游戏(医学)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限制因素和走不通的路子。
现代科学,学科的发展,是基于福柯的观点上完善的,某种程度也走向了福柯的路,在学院派中,大家都认同“体系”,如果没有体系,那么就没有共同规定语境。在挣扎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我内心倾向乔姆斯基的观点,他认为创造力是任何孩子在能把握一种新的情境时可用表现出来的,对这一新的情境他能自己描述它,作出适当的反应,能向别人描述它,以一种对他而言是新的方式来思考它。一种属于孩子本身个人的语汇。这种说法是站在了“体系”的对立面。
这种语言,我的老师曾经评价过我,我的逻辑是一种自成一派的逻辑体系,用来解释所看到的现象,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新的方式,这种逻辑体系,能理解的人会觉得很强大,但大部分人是理解不了的。
我曾想过,身边学术的,MFA、MA众多,但真正有几个人是有思辨能力的?其实接触下来很多,大多数人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或者读着读着,忘记了初心、失去了创造力,怀疑素质。
作者:[美]诺阿姆•乔姆斯基 / [法]米歇尔•福柯 / [荷]方斯•厄尔德斯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原作名:Human Nature: Justice versus Power: The Chomsky-Foucault Debate
译者:刘玉红
出版年:2012/3
页数:94
定价:1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新思想译丛
ISBN:9787540755584
《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这本书谈到了很多方面,人性、政治等问题,两位当代哲学大家乔姆斯基、福柯的对话,在辩证思维能力上秒杀很多人,但他们的攻击性恰恰不强。通过两个人的交谈,我们去观察作为客体,我们看到了对于一个命题的不同方面的补充和解释,这样的素养极为少见。在说话、开口的时候,清晰认识到自己是片面的看世界,也不忘记对方听者是有观察分析能力的个体,说话者只需要做补充说明就可以了。
在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两位哲学大师。
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美国哲学家。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通过对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口头行为》的评论,发动了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挑战在195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者学习精神和语言的方式。他那自然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也对语言和精神的哲学起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另一大成就是建立了乔姆斯基层级:根据文法生成力不同而对正则语言做的分类。乔姆斯基还因他对政治的热忱,尤其是他对美国和其它国家政府的批评而著名。乔姆斯基把自己归为自由社会主义者,并且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同情者。一般认为他是活跃在美国左翼政坛的著名主要知识分子。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福柯的主要工作总是围绕几个共同的组成部分和题目,他最主要的题目是权力和它与知识的关系(知识的社会学),以及这个关系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表现。他将历史分化为一系列“认识”,福柯将这个认识定义为一个文化内一定形式的权力分布。对福柯来说,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当然它们是权力的一个元素,权力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可以掌握的位置,而是一种贯穿整个社会的“能量流”。
百度的名人介绍有点不全面,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他们一个经验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一个是理性主义者,一个怀疑人性,一个相信天赋。很明显乔姆斯基有着强烈的“信仰”也许来自于基督耶稣的教会影响。在用词方面,两者也有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乔姆斯基温婉而客气滔滔不绝,福柯理性话语慎密透彻,有的地方直接了当。
开篇在谈人性。我非常赞同人可以从片面了解全面的特点,这种人性的发展,不如说是神性的发展。人作为主体,拥有天赋结构和思想,也就是说人有本能的图式结构,组合认知原则,这些本能指导我们的社会行为,智力行为等等。乔姆斯基称这是人性,并把创造力与人性划了等号。这个逻辑论证中,乔伊姆斯补充了人最初的认知活动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人出生就不是上帝,但人可以基于有限的材料通过归纳获得复杂的知识体系,成为上帝大概也便成了可能。
福柯直接否定了这个概念,认为人性的主要作用是一种标志,人是万物的尺度,界定神学、生物学或历史学相关的界限,谈人性并不是科学的概念。从这本书上,以及福柯之前的书籍中可以知道,他们两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背道而驰的。福柯认为认知的历史有两种主张:归属和拯救真理。前者说的是说发明了真理,要为这个负责,这就是独创性,如果没有办法界定,那么就被概括为传统,精神方面。事实上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发明的,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一下子我也说不太好,这是一个复杂的论题。再来谈谈后者,就是放逐、拯救真理。这里真理是一种等待我们去发现的状态,是超越认知的。福柯在这里强调,主体必须翻越障碍,以获得真理,但为了发现真理,知识的主体又必须首先处于一种独创性地位。在本书中,福柯提出我们不必屈从“体系”、“主体”,因为主体的认知是无限的,但同时受理解的约束,权利-知识的产物,没必要去服从它。那么就此,福柯论证出创造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不是主体天生或学习来的。主体本身没有局限,局限在于借助于“理解”的认知,因为理解的角度、理解的规则、理解的体系和理解的整体性嬗变,决定了理解的局限。
之后两个人谈论了政治,福柯认为政治的任务在于批判那些看似中立、独立的机构的运作,从而揭露他们隐含的政治暴力。乔姆斯基则希望实现一种“工联主义”,这是一种联合的、去中心化的自由结社体制,在其中,人不会被强行用来作为工具,而是能够发挥人性内在的创造性冲动,从而自我实现。福柯用来反驳道,某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被异化,于是它憧憬一种完全得到解放的人性。它是用什么模式来构想、规划,从而最终实现这一人性呢?实际上用的是资产阶级的模式。而福柯自己也坦言,我承认无法界定、更无法提出一个理想的模式,来适应我们这个科学的或技术的社会。
不过“公正”是权力的工具,一种遮掩耳目的障眼法,这种说法,很福柯。人们想发动战争就是为了想赢,尤其是无政府主义者而言,他们不是为了正义的。我们不能从公正来思考社会斗争,而是从社会斗争来强调公正。显然,如果你不能提出看法,那就该退出斗争。就你想实现的社会变革提出看法,这就是公正本身,就是实现人的基本需要,而不仅仅是因为某一群人想要权力,就给他们权力。在《疯癫与文明》一书中,福柯也说掌权的人才有定义公正的意义,目的正确,手段邪恶,这种“邪恶”基于人的本身角度,而不是客观角度。公正根植于人的基本特性,公正本身就是实现人的基本需要,而不仅仅是因为某一群人想要权力,就给他们权力。
看了七七八八之后,我发现乔姆斯基的思维与超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信仰之上他仍然保持着一种洞察和批判的力量。然而,福柯却这样回应乔姆斯基:“我想从斯宾诺莎的角度回应您,无产阶级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是因为在历史上它第一次拥有权力。因为它要推翻统治阶级的权利,它认为这样的战争是正义的。人们发动战争是想赢,而不是因为它是正义的。在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还会谈什么公正?”
这是一本好书,内容庞杂精炼,很难一下子看懂,大概对两位哲学家有了透彻的了解之后,能看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