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考
作为道家经典和诸子百家之基础,《老子》(也叫《道德经》)蕴含着相当丰富且超前的智慧,但也存在一些糟粕。而很多人把糟粕也当成看不懂的智慧来读加上对创作背景的的缺乏了解,导致这部经典在人们心中更多地成了神秘主义玄学著作而非现实主义理性课本。为了让大家真正理解它,本文将侧重梳理《老子》中最重要的阅读框架,包括“《老子》为谁而写?侧重讲什么?”,“《老子》是玄学吗?”,“《老子》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老子》蕴含的超前智慧 —— 辩证视野、无为无不为和博采众长”。
原文解读
《老子》也叫《道德经》,是经常被误读的一本中华经典。最主要的误读来自以下两个方面,即大部分人认为
《老子》重在教导每个普通人修身养性,以提升个人的修为和境界
《老子》在讲一种基于“悟”的玄学,不是理性。所以一般人听不懂,更谈不上去照做
其实这是对《老子》的极大误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本虽然有疏漏但总体蕴含着超前思想的名著,我将在今天的微思考中解读本书的几个重要框架,并且真心希望这些解读能帮你在理解这本充满神秘主义的著作上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老子》为谁而写?侧重讲什么问题?】
《老子》是诸子百家中道家的代表作之一。百家争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统治者提供不同的施政角度和方案。各家的著作中确实有看起来是写给普通平民的段落和章节,但要清楚的是,它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围绕着统治者治理国家展开的,《老子》也不例外。所以在阅读每篇之前,我们在头脑中要有这样的预判:这一章想告诉统治者关于治理国家的什么道理?站在现代的角度,切入点则是,它想告诉管理者什么样的思想?诸子百家著作中经常提及的“圣人”往往都是指统治者,而含有“圣人”的段落和章节也一般是给统治者的建议。
【《老子》是玄学吗?】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看法是,鉴于当时的认知局限,撰写《老子》的作者们有神秘主义倾向,但并不是刻意地去把这本书写成一部神秘主义著作,毕竟写书的目的是给统治者看!如果统治者都看不懂,岂不是和写作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为什么书里会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呢?因为《老子》所表达的很多东西有点形而上,不像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目的性那么明确。换个角度讲,《老子》的想法在当时没有客观实践,也难以靠古代的理性、逻辑和形象表达说明白,就好象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一样不好解释。
【《老子》中存在哪些问题?】
有三点问题:首先,用自然简单地类比人事并不当;其次,以个例直接推出结论会造成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第三,书中有不少自相矛盾之处。这几点希望大家在读的时候能够注意。因为本文的重点是讲精华部分,所以这些问题不做详细论述,有兴趣的可以私下讨论。
【《老子》蕴含哪些智慧?】
『1. 辩证视野』
《老子》在这块有太多的阐述,因为辩证视野正是《老子》后面的措施能够行之有效的理论基础。相关原文包括,“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还有“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甚至“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也是重在讲辩证,而不是以柔克刚。
有人说,“辩证”太哲学了,是不是说我们因此就不要去认识事物了?否则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话,我们认识了岂不也是浪费时间?
也许《老子》在这一点上确有消极感,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确实说不准我们的理性是不是真正的理性。在这方面,大家可以看康德的三批判,《纯粹理性批判》、《绝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以及后来卡尔·波普尔的学说。
比如,许多历史上的“伟大构想”和“长远规划”在执行之后都最终失败。这些构想虽然现在看起来问题一目了然,但在当时人的眼里可是非常可行的。像美国建国时期的废奴运动、中国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和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早期民主制度的建立等。
所以千万不要依赖有限理性去做大而化之的判断。要知道,我们受制于历史局限是看不清很多问题作为双刃剑之两面性的。
说了半天,那怎么办呢?坐以待毙吗?接下来的两个措施就是《老子》要说的重点。
『2. “无为才能无不为”』
我们认为看清了客观事物,却经常陷入片面的误解;我们有时搞不明白为什么规律如此,但它就在那里发挥作用。既然这样,顺着做好了,少去干预规律,多去顺应规律,这就是所谓的“无为”,在经济学上有点像“自由主义”。顺势而为,很多事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办成,这就是“无不为”。所以《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着规律去做。如果看不清规律,只知道它在起作用,那就让它继续发挥作用、去跟从。如果一定要调整则务必谨慎。
怎么执行呢?
首先要沿袭之前有效的做法,毕竟那曾发挥作用;之后,根据情况去做微调,以便逐步地把握规律。千万不要上来就把之前的方法推翻,然后依据主观的“长远规划”进行重建。因为最有效的方法都是在渐进中一点点形成,而非来自某个开天辟地的“伟大构想”。就算很多“伟大构想”刚开始看来确实创造了“奇迹”,但久了会发现,事物又逐渐退回到原来的规律和轨迹上面。所以《老子》认为,“无为才能无不为,无招才能胜有招”,“圣人要行无为之事,处不言之教”。
『3. “博采众长”』
无招能胜有招?这根本不合逻辑。既然无招,怎样出招呢?
这就要讲到《老子》和诸子百家最大的不同 —— 博采众长。《老子》里面并没有一套成型的原则,而是要根据规律来决定怎样去做。至于具体采取什么措施,哪家的东西符合规律就用哪家,如果都有合理成分就兼收并蓄。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治”就是如此,分封制和郡县制并用,因为之前周朝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都崩溃了,怎么办呢?只能都试试再决定。“法家”、“儒家”、“墨家”的措施也都兼而用之,唯一就没看到的就是正在采用的道家有什么具体措施。这就是“无”统御“有”的具体表现,换句话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上周“微思考”中所提及的日本兵法家宫本武藏也有过如出一辙的表达,“我剑之有形,实则无形,我刀之有招,实则无招。无招无形,乃称剑圣。”其实看似神秘,实则理性,这就是“博采众长”的智慧。
简单做个总结,《老子》认为,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难以断定我们的理性就是真正的理性、我们自觉的明智判断就是正确的判断。那在当时统治者该怎么办呢?《老子》觉得,摸清事物的规律并有意跟从,事情自然会水到渠成,也就是所谓的“无为无不为”。《老子》里面多次以水类比,其实要强调的不是以柔克刚,而是其无固定形状和因势利导的特性,而这恰恰是在朴素的古代社会最能让统治者理解的形象描述。统治者管理国家也是一样,千万不要设立一个主观的“伟大构想”,然后以狂热的坚强去盲目推进。而是要对符合规律的各种措施兼收并蓄,在彻底摸清楚规律之后再考虑去做渐进式调整,以达到最佳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