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当观众闲来无事就读了本活着,越读越上瘾,一口气读完心里有些许压抑感。
他叫徐福贵,他是活着本身。
《活着》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徐福贵年轻时是个阔少爷,他吃喝嫖赌、挥霍奢侈,甚至目中无人。在一次赌场上,他输掉了家里所有的地,作为地主阶级的土豪,没有了地,他什么都不是了,从此以后,福贵一家家道中落、一贫如洗,一夜之间,从大少爷变成了贫农,但令人惊讶的是,福贵没有自暴自弃,他突然变得成熟起来,他带着母亲、妻子、儿女,在简陋的平房中过着艰苦的生活,他开始干苦活、下田耕作、早出晚归。但生活总是那样出其不意,令人捉摸不透。在一次回城的路上,福贵不幸被抓去当兵,就这样与家里音讯隔绝了三年,等到他辗转回到家中时,母亲已经离开了凡间,女儿凤霞成了哑巴。后来生活越来越痛苦,妻子病重,并一步步走向死亡,女儿因产后失血过多死亡,儿子因献血过多死亡,女婿做工时被板车压死,就连外孙吃豆子也被噎死了。
福贵的一生,最痛苦的,不过是见证着一个个亲人的离开,而他还活着,活下来承受煎熬的孤独。之前亲人的离世,他还会痛苦流涕,后来的他麻木了,他变得平静了,他也明白了,他就是要这样遭受无数次生活的暴击后仍然继续活着。对老父亲老母亲几十年的血脉恩情,对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十几年的家庭温情,对和孙子相依为命的几年爷孙情...道不完,诉不尽的感情早已无声沉淀,再也激荡不起他心中任何一道波浪。每一次亲人的离开,他能感受得到,是心在割痛,在流血,但却没有了嚎啕大哭,只有饱经风霜的脸颊任由清风刺伤。或许, 在皓月当空的夜晚、 在微风习习的吹拂下,他会一个人倚立窗前,凝望月亮和远方,悄悄地与亲人交心,诉说他这些年一个人的生活。到了黎明,他依旧会挥起那坚实的臂膀,扛起锄头,顶着骄阳下到田里,拉着他的老牛——福贵,继续埋头干活。
旁人看来,福贵的一生就是一条续联的苦难链;但在福贵自身讲述他这一生时,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活着给他带去的,是幸福。他回忆过去时凝视着黄土大地,深邃的眼眸装载着饱含眷恋和思念的泪水,眼角的丝丝皱纹,也印证着他一生的故事。因为有过曾经,有过回忆,即使有再多的苦难,他也愿意再过一次这样的人生。回头想想,如果那一场赌博没有输,他还是会过着豪强地主的富贵生活,持续着他原本糜烂奢侈的生活,也许最终会变成一个行尸走肉,成为一个死了的活人,永远蜕变不了,正是那一穷二白的生活与经历,让他重生了一次。“重生”,就再也倒不下,死不去,因为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夺走的东西。
人为什么活着?人为了什么而活着?笔者以为,人是为了那短暂的幸福与快乐,就心甘情愿地去承受一生的痛苦。无论多么黑暗的谷底,多么低迷的深渊,多么恐惧,多么无奈,都没有绝望的存在,因为活着,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