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简书提到的果园鸡,意指在果园放养的鸡,并非指鸡的品种。在广东,一直都有“无鸡不成宴”的传统说法。这种说法,不仅表明作为一种食材,鸡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广东的一种饮食爱好——喜欢吃鸡。就鸡的品种论,清远鸡、三黄鸡及文昌鸡当排前三名;若按鸡的做法(吃法)论,白切鸡、沙姜炒鸡,猪肚鸡,盐焗鸡和水蒸鸡应该是前五名。哈哈,今天就鸡的吃法来说道说道白切鸡与白切鸡的故事。
吃的次数最多的当数白切鸡。记得第一次夹起一块白切鸡,正准备往嘴巴里送时,发现鸡块内侧居然带着红红的血丝,赶紧放在碗里,并对旁边请吃饭的阿邝说,这鸡没煮熟,不能吃。看到我紧张严肃的神情,阿邝乐呵呵地笑着对我说:“邬老师,这就是白切鸡的特色,如果没有血丝,这个鸡就煮过了,就不好吃了。”我看了一下碗里的鸡块,刚才还是血丝,现在竟然还流出了血水,心里想,明明没有煮熟,还变成了特色。看到我依旧是一脸疑惑,这个家伙拿起我的筷子,挟起碗里那块鸡,帮我点了点姜蓉,交到我手中,说:“放心吃,白切鸡是有故事的。”于是,我吃了第一块广东人的带血丝的白切鸡,竟然是皮爽肉滑,满嘴是鸡肉香味。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吃完第一块原质原味的白切鸡,望着花陶瓷盘子里色白带油黄,貌似清淡却异常鲜美的鸡块,我自然又吃了第二块,第三块……,然后问阿邝,白切鸡有什么故事。阿邝和同桌的朋友七嘴八舌,边吃边说,应该扯了大半个小时,我才弄明白白切鸡这道广东家常菜,为什么成为“无鸡不成宴”的头道菜的缘由。
虽然广东很多地方都有吃白切鸡(也叫白斩鸡)的传统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爱,是节假日加餐或宴客的第一道菜。相传从前有一个读书人,早年寒窗苦读觅得一官半职,却终因受不了官场黑暗,乃弃官回乡务农。此君乐善好施,心地善良,加上又有文化,深受村子里百姓拥戴。但年过半百,仍膝下无儿,这年中秋又至,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宰只母鸡过节,好好拜拜祖宗,希望来年得子。妻子刚刚把母鸡烫剥洗净端进厨房,刚把鸡放进锅里,忽听窗外呼嚎哭喊。
原来,村子里的小孩贪玩灯笼酿成火烧屋子。时值秋高气爽,眼看村子里就要“火烧连营”,大家的房屋财产要化为灰烬。已经是农夫的书生二话没话,提着水桶就冲出去救火,他的妻子也不顾刚下锅的鸡,跟着老公冲了出去。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扑灭了燃烧的大火。夫妻俩回到家,家中灶堂的柴火已经熄灭,锅中鸡汤都已微温。原来,妻子走得匆忙,只在灶堂加了一把柴,忘记了放佐料和盖锅盖。而锅里的没有任何佐料的光鸡竟然已经被热水烫熟了。已经饥饿的书生,灵机一动,捞起已经煮熟的光鸡,直接白切(斩),弄点调料,直接蘸着调料吃,这一次,不得了,竟然发现美味异常,别有滋味,吃出了广东一道名菜。
后来,一代又一代,这个煮鸡不盖锅盖,不放佐料的白切鸡,经过数百年的推陈出新,历久不衰。广东人称“无鸡不成宴”,主要是指白切鸡。
席间,也有明友热情介绍小碟子里香喷喷的佐料,那是以姜葱为主,剁成碎末,配上合适的盐,糖及香油烧制而成,是吃白切鸡的必备佐料。当然,最后一块小鸡翅,我没有点佐料,皮脆骨滑,也非常好吃。反正,那天晚上虽然也喝了点酒,但是大家的话题好像都没有离开鸡,离开早就吃完了的那盘白切鸡。
晚餐临结束时,好像还有人告诉我,本地人,包括餐馆,做白切鸡有“三重”:一重选鸡,必须先择本地细骨农家走地鸡,绝不选择饲料鸡和大骨鸡;二重煮鸡,这是关键,要求慢火煮鸡,不能太熟,熟至八九成即可;三重配味,配料用沙姜和蒜蓉,加香油。正是这最后的“三重”,导致我后来很多年都不敢在家里尝试做白切鸡。但是,平时应酬不少,白切鸡实在没有少吃。只不过近年来,嘴巴放叼了,只吃鸡爪和鸡翅,少吃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