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如果你家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爱写作业,那么,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很多父母是想尽一切办法地让其学习,上辅导班、请家教,有时候还可能会责罚孩子,这就是很多父母的做的事情。
那么,被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学习,那你孩子最终会喜欢上学习了吗?估计孩子为了学校或者考试的学习只是应付而已。
感
苦脑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城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起那种信任关系。
当然很多人会担心,甚至会想要去干涉。但是,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思
父母命令孩子学习,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孩子学不学习,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的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意愿。
行
正是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比如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课题分离,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干涉”了。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对于分离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比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那么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事,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对不对孩子的课题干涉。
辅导要竭尽全力的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干涉,倘若无视本人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