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的一些思考

最近一直在困惑于自己读书的效率为什么很低,读过的书为什么大部分都记不住,当然有一种可以安慰自己的说法:其实忘记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读过的书就算忘记了,还是会对自己有帮助,即便是需要的时候知道去哪里找,也是很有价值的。

当然最近听了李笑来关于读书的两个知乎live、看了开智学堂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再结合李笑来关于阅读的一些文章、以及之前在万维刚书中看到的关于读书的部分,总算对自己读书的问题有了一些思考:

1.其实,记不住还是因为没有精读,没有读懂,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读书方法论。这一点,李笑来讲得很清楚:一本书里的概念、概念之间的关联、逻辑你是不是真的读懂了,你是不是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来读整本书,你是不是能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这些其实都很重要。

举个例子,假设今天看一本关于运营的书,那我就要搞清楚作者定义的运营是什么,为什么他这么定义;如果作者认为运营很重要,那他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是什么,证据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能否形成因果关系。

如果在读书的时候,就多一些思考,在输入的时候难一些,提取的时候就简单一些。这也是阳志平对于读书的观点。

2.输出其实更重要,很多时候的学习,都是自己自嗨的,觉得今天看了一个小时书、今天听了两个小时课,自己多努力,多勤奋啊。但是没有输出,没有践行,没有把这些输入的知识方法加以使用、验证、总结和反思的过程,这些输入的仅仅是数据而已,一点用处也没有。

古典老师说,学习、沟通、实践的时间比例应该是1:2:7,也就是说花10%的时间学习,要拿20%的时间用来沟通,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拿70%的时间用来实践,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而我以前真的是用了70%的时间来输入,而只用了30%的时间来输出和实践。

3.读书一定要有读书笔记,只是好的读书笔记和我以前想象的很不一样,应该是在看完之后几个小时内去记下的,不是像以前那样去记书里的重点,而是可以用卡片的方式去记每一章的概念、逻辑、亮点、自己的思考、与其他知识的关联。

增加输入的难度,才能降低提取的难度。

而对于自己今后的阅读,也有很多启发:

1.每天早上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精读,然后在下午或者晚上用1小时的时间拿卡片写读书笔记,周末的时候把卡片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把学到的东西在工作和生活中用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并且以写作的方式来持续输出。

3.要阅读经典的书籍,读营销、运营、决策、经济、心理学方面的经典著作。

4.学习李笑来、古典、还有商学院那个专栏。

5.践行最重要,从今天开始,读书的思考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逻辑、像作者一样阅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老是听到关于阅读的话题,有人甚至还做出排名,犹太人每年阅读的书本数量最多,而国人最少;有人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
    林山水阅读 1,605评论 0 0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041评论 25 709
  • 这些天节奏有些匆忙 生活一成不变,但是也没有因此失色 让你一无所有,却保留了梦想 在世界之中,变得肤浅变得贫乏 有...
    HUZZAR阅读 4,090评论 0 0
  • 今天晚上带宝宝去儿童医院看病,因为昨天晚上睡觉一直咳嗽,今天又咳了一天。实在放心不下就带他去医院了。家里附近正好有...
    南瓜土豆饼阅读 1,826评论 3 4
  •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就提出了“人生脚本”这个概念。 伯恩认为,每个人都在童年时代形成了一个“人生脚本”,像是一...
    Joycty阅读 3,1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