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讲的话题是隔代教养问题,亲子关系本身已经很复杂,然而在一个家庭里,还有很多其他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隔代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就像网络一般交织在一起,以一种超级复杂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孩子。那我试着去更大家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哈。
如果我问大家,一个人的一生中一共会与几类人发生非常深度的情感关系。孟子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也是真正发生深度情感关系的所在。其中父子、夫妇、长幼都发生在家庭里。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为人格的成长总是发生在深度的情感关系中。一般地,每个人人格的第一次成长就是在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中,第二次是发生在夫妻关系中,第三次发生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中。如果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处理好了,后面的两个关系一般不会出问题,如果与父母的关系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带到婚姻中。婚姻关系又给人格成长带来了机会。同理,婚姻关系处理好了,后面亲子关系不会出太大问题,否则问题又会带到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中,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同样具有促动人格成长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也没有处理明白,那这个人的人格基本就盖棺了。
好,我们跟大家澄清了家庭中的关系与人格发展的关联。接下来,我们来说这三个关系的时空图景。在西方国家,这三个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在时空上会相对独立,18岁之前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原生家庭,成人后经济独立出户,开始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即结婚,然后他们会先经营夫妻关系;等夫妻关系稳定后再去生孩子,然后开始经营与自己孩子的亲子关系,老人很少参与这个关系过程,相对比较独立。但是,在我们国家,这三个关系具有很强的时空重叠;当一个小宝宝出生来到这个小家庭时,三个关系重叠度达到峰值,因为小家庭里还来了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此时家庭中三个关系在同一个舞台上同时开演。在这场戏里,出现一个名词,叫隔代教养矛盾,或者隔代教养冲突。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此事,害怕这个冲突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我去讲课,很多妈妈说,王老师,我录音了,回去让我婆婆听听,得改改她的教养方法。我猜她婆婆听了,一定在心心里骂我胡说八道,并且更加坚信她自己的方法是对的,所以,他们家的问题不是隔代养育方法的问题,核心是婆媳关系问题,教养冲突只是婆媳关系不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所以,我第一个要跟大家强调的是,要区分教养观念冲突和原生家庭关系冲突,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别拿孩子的养育问题说事儿,在家里总是当着孩子面,吵吵谁教养孩子的方法对,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会觉得是自己让家庭不和睦了。第二点,如果夫妻双方都与自己的父母关系处理的非常好,那么家里不会出现隔代养育冲突的,因为这种家庭传递着优良的家风,夫妻双方会非常认同自己父母的养育方法,并且会把这种养育方法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何来隔代养育冲突呢?恰恰是那些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的年轻父母,才会迷茫,找不到育儿榜样,于是搬来了什么西方的、专家的育儿方法,在家里做育儿实验,这些方法是搬来的,一定与原生家庭的方法会大相径庭,于是冲突大戏就开演了。第三点,隔代养育上可以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大的问题上,一定要全家上下一致,例如孩子道德品质评判标准,为人处世原则等,这是求同;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大家可以用自己最偏爱的方式爱孩子,比如零食的摄入量,游戏的种类,排便的方法等,这是存异。如果一个家庭总是过度求同,要求时时处处完全一致,会让所有人难受,心情不愉快,这反而太过刻板,孩子也无法跟有差异化的人进行人际互动实验,不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想象一下,如果你办公室里的同事或者身边的朋友千人一面,你是不是得疯了。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如果存异,会不会让孩子很分裂,不知道该如何做。首先,之前课程我跟大家说过,每个孩子都会有首席依恋对象和第二依恋对象的区分,所以首席依恋对象的要求在孩子眼中是最有分量的,所以作为首席依恋对象,可以放心,你的要求一般是孩子执行的根据,不用太担心其他依恋对象是否跟你一致;其次,孩子有非常强的整合能力,他会识别出家庭成员在用不同的方式爱自己,他不会因为爷爷奶奶给糖吃,妈妈不给糖吃,就会纠结地以为妈妈不爱自己,爷爷奶奶更爱自己。他们甚至会根据需要去找合适的家庭成员索取,从而达到收益最大化,有的家长把这种现象称为钻空子,害怕孩子会不会变成没有原则的人。大家不用上纲上线,放松,勤奋的小学生在学校都非常热爱劳动,但回家没有一个干活儿的,他们是分裂或没有原则吗?不是,这是身份切换的结果,不一样的情景,有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身份又伴随不一样的行为模式。记住,儿子和孙子是两种身份,作为儿子,要努力积极上进,作为孙子,可以适当任性顽皮一下。只有这样孩子才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有了精彩的生活事件。
今天我跟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看隔代教养,认识隔代教养的本质,一定要区分隔代教养冲突和原生家庭关系冲突,在隔代教养中建议采用“求同存异”方针。希望我们能够集合家庭力量给孩子创造发展条件,不要让家庭关系冲突成为孩子发展的阻碍,毕竟大家都有个永远的共识:我们都真心爱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