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纪智者”罗素如何探寻幸福之路

许多自身不幸福的人认为,

他们的忧郁有着复杂而高级的智慧缘由。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是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他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众多领域也建树颇丰。他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罗素认为,身体、精神的双重疲劳,难以满足的欲望、得不到认可的恐惧以及充斥着嫉妒、残杀的攀比是导致人类生活不幸的根源。幸福并非命运的恩赐,而是可以探寻获得的成就。

01 成长

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要惧怕衰老。不断刷新认知,不断拓展思维,不断构建模型。努力成长的模样,就是幸福。

02 自信

“女人把所有其他的女人都看作自己的竞争对手,而男人一般只对那些与自己同一个职业的男人有这种情感。”嫉妒是人类的天性,却不会使人摆脱平庸。“你若渴望光荣,那么在你上面还有拿破仑,因为拿破仑的光荣比你多。但拿破仑的光荣又算什么呢?即使你是拿破仑,拿破仑还可以嫉妒凯撒。但是,你即使是凯撒又怎么样呢?凯撒还嫉妒亚历山大,觉得他在三十几岁时就取得了如此成就,比大器晚成的自己来说更加幸运。那么,我们就去做亚历山大吧!但亚历山大也并不快乐,他的嫉妒对象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嫉妒的源头是挑剔,是自卑,是虚构。正确看待自己、定位自己,才能渐入幸福的佳境。

03 理性

任何人都不是世界的焦点。他人对自己热情的关注、善意的行为、冲动的迷恋,都是个人对自我的高估,是不切实际的希求。无视他人的利己动机,抛弃自己的初心、迎合他人的需求,更是与幸福背道而驰。“不必要的胆怯让问题变得不必要的严重。舆论对显然会害怕它的人总比对满不在乎它的人要暴虐得多。”不自我沉迷,不刻意讨好,幸福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04 平衡

过度投入就会滑向纵欲;过度克制就会滑向禁欲。在沉浸与审慎之间找到平衡,才能逐步接近幸福。

05 宁静

事情稍不顺心就毫不掩饰地爆发本能,为了摆脱空虚寂寞而不停追求刺激和波澜,看似追求卓越实则与同类相残相杀,灵魂将永远无法安宁。宁静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06 乐趣

“对于喜欢草莓的人,草莓是好的;对于不喜欢的人,草莓是不好的。但是喜欢草莓的人享有他人所没有的兴趣,他的生活更加精彩。”兴致,在日常生活中能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成为压力的出口;在人生变故时,能激发我们的幸福潜能,补充我们的能量。经由这个入口,我们可以轻松进入另一个世界,为自己构筑更加理想的空间。寻找自己的钟爱之物,是抵达幸福的捷径。

07 寄托

工作和爱情能为我们提供心理支撑。如果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激发自己的潜力、与志趣相投的伙伴合作,工作就能令我们倍感幸福;如果被尊重、被需要,感觉安全与平静,爱情就能令我们倍感幸福。

08 远视

放大视角,人类只是世界文明的极小构成。世界充满乐趣,除了细节,还有全局,除了规律,还有意外,除了虚无,还有意义。变化才是永恒,定论对我们没有任何作用。感受宇宙的宏大、烦恼的渺小,幸福将不期而至。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想要的都能拥有,是一种幸福;

得不到的都能释怀,也是一种幸福。

风吟、花绽、云舞、川流,无一不是幸福。

终极幸福或许难觅,

但微小的、明亮的幸福,

却随处可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有困惑。偶然之间,发现了一本于1930年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写成,1942年由傅雷译的好书,书的名字为《幸福...
    低头是人间_阅读 2,014评论 0 0
  • 第一天 人生的暴风雨和自然界的一样多,来时也一样的突兀;有时内心的阴霾和雷电,比外界的更可怕更致命。 第二天 烦闷...
    浦大魔王76阅读 614评论 1 0
  • 读书笔记摘录如下。 第一篇 什么是快乐的人生 一 快乐的生活 1. 只要外界环境不是绝对地多灾多难,一...
    3e1094b2ef7b阅读 3,366评论 0 10
  • 使人不幸福的最主要的潜在原因,除了忧虑之外,下一个也许就是嫉妒了。 嫉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
    莱莱雅雅阅读 293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563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