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班 张旭华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才能“事成”,如果无“志”则“事”不成。只要心怀大志,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事情终究会成功。
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只爱玩耍。一天他又丢下书本,跑到野外去。路上,他看见一位老婆婆,蹲在地上,手握着一根大铁棒,在一块大石上努力地磨呀磨。李白很好奇,便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头也不抬回答道我在磨绣花针。李白觉得奇怪,说铁棒这么粗大,这得到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一边磨一边说,只要有恒心,什么事都做得成!李白听了,觉得老婆婆的话很有道理。从此他专心致志,用功读书,自此有了“有志者事竟成,铁杵磨成绣花针”的俗语流传千古,李白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我还学过他的古诗《望庐山瀑布》、《静夜思》、《赠汪伦》、《独坐敬亭山》等。
鲁迅年少时,曾去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院学医,希望以医救国。有一次学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时,画面上出现了一个被说成俄国间谍的中国人,围观的人一个个体格强壮却精神麻木。鲁迅深受刺激,十分悲伤,他深深感知。现在学医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思想愚昧的人,即使有健壮的体格,也只是看客。要想改变他们,得先从精神入手,而改善精神的是文学。于是他弃医学文立下壮志。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运动的先驱。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自己参加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他凭借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与不懈的努力,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千史。
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志士都因这句话而熠熠发光,足以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