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做法】
发现我一听到对方问我啥时候下班,就有点应激反应,就是那种跟叫我洗澡差不多,反骨的感觉一下子就来啦!
→
主动告知对方,今晚我到点下班,最晚也会六点半前 不用提前问我啥时候下班了哈!
【情绪】平和、愉快
【内在想法✨】
1、不同事件,相同感受
对方问我什么时候下班,和提醒我该早点洗澡休息,这两件事情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为什么会给我带来相似的感受呢?
首先我要弄清楚这些感受具体是什么!
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发生在围绕“家”(在家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与家的距离/返程时间)相关话题,以及与自己关系亲密之人的对话中。
其中让我感受不适的是,这个表达方式被我解读成他在催我去洗澡,他在催我回家!这样理解的话,其实我是处在一个很被动的情况下,即好像只有对方催,我才可能做出下一步行动。
无论是什么时候洗澡,还是回家的时间点,我都很不喜欢这种,明明本来一个人可以由我自己来展开,由我主动去把握什么时候洗澡什么时候回家的事情,到两个在一块的时候就要被动干预。
我不喜欢这种被干预,陷入“被动控制”的状态,感觉对方在我的“自我边界”上试探。
2、事后不同角度解读
从上面的感受分析来看,其实是我把对方询问时间理解成“他要来干涉我的自主行动”,认为对方越界了,所以会感到不满。
但是和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收到对方的答案是——
“我其实也不想每天问你下班,因为问你会给造成压力,就像你说的逼你下班一样。
我想着是可以算着时间点做饭,我好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同时你一到家,我们就可以吃的了饭”。
从备菜做饭预留时间的角度来看,我就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其实我介意的并不是对方要问我几点回家,而是我介意自己是否“被动干预”。
理清楚这一点,那就好办多了。所以我选择了主动告知对方时间点,用不着等着对方来问。这个时候我就还是主动掌控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而不是陷入被动的漩涡。
【期待|渴望|敌意】
我想什么时候干什么我都可以自己确定;把对方的询问理解成催促的烦躁;
【思考/领悟】
1、先觉察捋清情绪,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感受?
2、主动和对方沟通,在事实基础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听取对方的想法,做出行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