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路寻踪

今日,循着文豪的足迹,漫步于山阴路与多伦路。

我专程拜访了大陆新村的鲁迅故居——先生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位于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

这所三层小楼,见证了鲁迅生命中最后的岁月:1933年4月11日,他携夫人许广平与幼子周海婴迁入;1936年10月19日,他于此溘然长逝,年仅56岁。

读萧红回忆先生的文章,曾不止一次感受到这方小小天地,当年是如何温暖并滋养着那些心怀理想的文学青年。

凭教师证,可免费入内参观,且有亲切的讲解员。不能拍照留念,便专心听讲,细细观看。有幸得以亲见先生珍藏的画作、伏案疾书的书桌、承载无数沉思的藤椅……每一物都仿佛诉说着过往。那些电影,书本里的场景重现与此…

这幢三层小楼,是那样平朴亲切。它悄然伫立在山阴路的普通民居之间,毫无张扬之态。若非特意寻访,匆匆而过时,怕也难将其与周围的烟火人家区分开来。


追寻先生的足迹,又走进多伦路,这条曾被誉为“现代文学重镇”的街道,历史的层叠感扑面而来。梧桐掩映下,旧式里弄与西式洋房错落交织,许多熟悉的名字曾在此留下印记。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柔石等左翼文人的身影,曾与先生并肩于这片文化激荡的土壤。那些风云硝烟岁月里的足迹还深深印刻在这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上海,我感兴趣去看看的“风景”是名人故居和民国遗迹。它们大都近百年的样子,社会变动,主人不知换了几茬,而建筑留了...
    荷东原创阅读 567评论 2 1
  • 我的家乡是长江边的一个小城,老城临江的位置有一座寺,寺里有一座塔叫振风塔。这座塔很漂亮,也很宏伟,号称“万里长江第...
    剑老湿阅读 1,964评论 1 3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活着的古代史和近代史; 亦有人说:要读...
    郭魏阅读 1,286评论 0 1
  • 2023.5.18 周四 阴有小雨 18~24 c 今天打卡虹口区的几条马路:四川北路、甜爱路、多伦路、山阴路、沙...
    开心花米粒阅读 331评论 4 4
  • (1)拥有弹格路的多伦路 在古汉语中“弹”是有硬质球状物的含义,而古代火炮的炮弹就是那种大小加拳头的铁弹。于是,老...
    孤寂的苍鹰阅读 159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