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拥有弹格路的多伦路
在古汉语中“弹”是有硬质球状物的含义,而古代火炮的炮弹就是那种大小加拳头的铁弹。于是,老上海就有了由卵石、碎石铺就的“弹格路”。如今,上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那种有弹格路的街面真的不多了,多伦路就是一条拥有弹格路的文化街。
走在多伦路弹格路上,不但有种怀旧的感觉在,而路面上不时出现一些解释性的文字,就让人觉得好玩儿又能了解一些历史,这就形式就很新颖了。譬如在燕山别墅附近的弹格路上就有这样的文字:
1936年10月1日 晴 鲁迅赴燕山别墅(今多伦路257弄)34号鹿地亘寓所为鹿地亘解答翻译《鲁迅杂感选集》中的问题,这是鲁迅生前最后一次访友。
另外,在去景云里的弹格路上,还特意留有许多名人如鲁迅等的脚印,让我们感觉这些著名人物正和我们一起漫步在多伦路上一般,带入感特别强烈。
此时此刻,我想到的是鲁迅的名言: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拥有名人故居多的多伦路
多伦路名人故居多。孔祥熙住过的“孔公馆”、白崇禧住过的“白公馆”、汤恩伯住过的“汤公馆”、范光陵住过的“范公馆”、左联成立时开会的“左联会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鸿德堂,还有内山书店、老电影咖啡馆、夕拾钟楼等等,都让驻足停留,欣赏赞叹。
鲁迅、茅盾、郭沫若、苏雪林、叶圣陶、丁玲、柔石、瞿秋白、陈望道、赵世炎、王造时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我走在这不长的蜿蜒小路上,仿佛是在与他们并肩同行。
人来人往,人去楼空。不过,这建筑是不可移动的。望着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想着过往的历史风云变幻,人间的悲欢离合,心中不免充满了无限感慨。
(3)拥有雅商多的多伦路
门面修旧如旧,一间间雅致的商店,有经营字画的、有买卖旧书的、有收售古董红木家具的、有纪念馆、有艺术馆。一家家的逛,说不定就能遇见你正在寻找的一本书;也可能就有一件你中意的艺术品正等待你带回家。
我喜欢陶旧书,这里有古书、在小时看过的小人书,也有我刚识字时读过的小说。随手翻看,就仿佛回到了过去。渴望的眼神,就这样一页页地翻找历史,我的过去,总是离不开纸质书带来的快乐……
多伦路并不长,一里余,如果只是走,那一会儿就走完了。我每次来多伦路,总要逗留半天,甚至还不愿离开。多伦路的弹格路有故事、多伦路的名人故居有故事、多伦路的老建筑有故事,多伦路、一条有文化深厚底蕴的路,我就愿意在这样的路上徘徊,我就希望这样的小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