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的发明人马可尼
要做到高速率、可叠加式的进步,关键是做减法,懂得放弃。放弃森林中各种小岔路上风景的诱惑,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提升格局:位置、方向、方法、步伐、节奏
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同时把握好节奏。
一、人生的格局
上帝只垂青主动的人:主动和领导沟通,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任务。经理最了解和自己走得比较近的、经常主动谈工作的下属的情况。“管理上级”——让上级了解我的工作,并且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上级的帮助。
在没有听到反对意见之前不要贸然行事:“众利勿为,众争勿往”。渐渐习惯先听反对意见,把各种可能的坏消息都考虑到了,再决定是否要做。
分享利益,独立决定:民主只是对美国的各级公权力而言,对私营企业或独立机构来说,从来就不曾民主过,因此很多美国公司的管理效率并不低。在美国的公司里,决策的过程是这样的:负责人会先征求上下左右一些人的意见,拿出一个方案,大家讨论一下,主要看有没有遗漏,有没有质疑的声音。如果有遗漏,就把遗漏补上,如果有质疑,就评估质疑是否合理,补上遗漏之后就不需要讨论了。
我们常常讲公民意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就意味着对自己的所有决定负责任。
勿小恶而忘大善、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长。
二、命运的力量
尽人事,仍需听天命:(1)对死亡的态度——坦然接受 (2)对失败的态度——坦然接受 (3)对成功的态度——敬畏之心,不要成功了就觉得自己了不起。 人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才能体会到自己水平上的不足。
看清能力的边界:才能->见识->运气。 康德最赞同和敬畏两种东西,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
在哪座山唱哪山的歌。
怎么做事才能有好运气:运气不好,是由做事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决定的。
如何斩断厄运:止损、认命
如何跳出定式思维:王阳明讲“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跳出定式思维的最好办法就是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休息。
三、生活的节奏
要思考,就需要慢下来。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想起出发的目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做事之前抬头看看纯净的天空,沉静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
不要成为积极的废人: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好好先生”。 把做事的节奏慢下来,先动脑,再动手,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在做事的过程 中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不要开了很多头却不结尾;做完事情,审视一下自己的得失,评估一下效果,以备将来参考。
走出“越忙越穷,越穷越忙”的怪圈: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当遇到困境时,我们首先应慢下来,斩断厄运链,重新审视目标,做减法,讲究效果。
一生要做的5件事:(1)恋爱、结婚、生子(更多的是享受他们成长的过程,而不是要求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2)尝试做一次自己喜欢的事情 (3)回馈(4)有一个信仰(5)留下遗产
幸福的蓝色地带:无论哪一种幸福,都需要4个基本条件(1)基本的物质保障(2)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小(3)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4)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环境的价值观匹配
成为精神上的自由人。
四、智者的见识
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富兰克林:一个帮助过你的人,比一个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真正的合作是建立在尊重彼此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如何判断一件事是否有必要做,作者的标准是那些花了精力做的事情要尽可能对自己将来的进步有益。要对我表达善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占用我的休息和工作时间。人重要的是生活着、快乐着。
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勇敢的人,社会可以变得更好。
五、心智的成长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告诉孩子,世界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今后的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努力,这是缩小代沟的第一个办法。第二个办法是让他们的梦想多延续一段时间。
对于想成功的人而言,失败的教训远没有成功的经验重要。一个经常失败的人会习惯性失败,相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应尽量避免失败,这样才能少受挫折,让孩子避免失败的一个方法就是给他们想象空间的同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成就=成功率*影响力*速度,更好的做法是一次提高一个,滚动前进。
如何脱离低水平勤奋:多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提升量级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在关键时间 点实现跳跃。
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做事的边界或极限、做事的起点、从起点通过向极限的道路。
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基线。中间的道路之所以下边粗,上边细,是因为靠近基线的部分做的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多。越往上,目标难度越大,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更多的可能要靠自己探索。
避免失去朋友的方法:常见的朋友关系可以归为三类:合作型、依靠型、暧昧型。
避免合作型朋友破裂的方法:将丑话说在前面,不要跨维度的帮忙或者请求帮忙
避免依赖型朋友破裂的方法:双方需要平等。
六、悲观与乐观
悲观主义者:防御性悲观,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不会因超出预期太多而过于痛苦。实际上原因就是恐惧未来。
凯撒:勇士只死一次,而懦夫在倒下以前已经死了很多次。
以正合,以奇胜:如果我们认定未来是光明的,就该堂堂正正地打正规战,那样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
做事把握常态的三个原则:(1)在无限长的时间里,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变和渐变是常态,巨变是非常态。(2)往前走是常态,回头看是非常态。(3)实力派获胜是常态,机会主义者获胜是非常态。
变化其实是给底层群体机会。没有积累的人也把握不住机会。
七、未来的法则
未来的8个特征:
(1)不过度依赖过去的权威
(2)拉力优于推力,拉力(自己主动获取的东西),推力(被动接受的东西,如抖音推送)
(3)指南针优于地图,地图是会变化的,但是指南针永远不会。
(4)拥抱风险,真正安全的,恰恰是拥抱风险
(5)叛逆精神,叛逆和对叛逆的宽容是硅谷成功的第一要素
(6)通才胜于专才。但是先让成为专才,之后如果能发展成通才最好,如果不能,要具有调动资源的能力,形成优势互补。
(7)韧性优于力量
(8)强调整体性
寻找快速变化中的永恒:一切围绕服务展开。对于企业来说,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才是核心。
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过好日子,从本质上讲,是要获得更多的钱,而不是要方便花钱的各种手段。
特斯拉是单纯的发明家而不具有商业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真理就是在经验面前站得住脚的东西。
优质的才是稀缺的: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超越免费的5个法则:(1)时效性:一些知识产品,先获得者就会比后获得者多少有一点儿竞争上的优势(有点儿像威胁情报)。终身学习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领先同辈人一步,以便成为具有时效性的人才,避免在低水平上竞争。
(2)个性化:特斯拉的每一辆车就是购买者自己配置的,所以其几乎没有库存,毛利率很高。对于个人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3)可用 性与易理解性:如对专业论文或名著的解读,让更多人更易于接受
(4)可靠性
(5)黏性:有黏性的人都有一个特点,自己的本事随着工作时间 的增长而增长,他们的经验是不断叠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与其预测将来哪个行业吃香,不如增加自己的黏性。
信息时代的定律: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李嘉图定律
李嘉图定律:土地租金是土地使用者支付的价格,它是由垄断性(稀缺性)决定的,而不是由地主在上面做的投资和改良的成本决定的;它的价格受限于租用者(农民)能够承担的价格。
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让李嘉图定律的效应放大,即使各种资源总体的数量在增加。
把规律写进我们的行动指南:作为凡人,只能承认这个时代的各种规律,并且按照规律办事。比如买房子只买好地段的才会升值。
做产品、做服务、必须做到自己所在垂直领域的前三名,最好是第一名。
作为个体的人,如果你能比同行的平均水平好那么一点点,就会受到欢迎,如果好一个数量级,就会有人出数倍的溢价邀请你做事。
卓越和良好之间的落差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