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时候,要多逗他们说话,这样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让孩子更聪明。孩子长大成人后,要求他们谨言慎行,少说话。同样的一件事情,对待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要求也不一样。让一个人从多说话到少说话,他要经历些什么呢?让一个人从小孩变成一个成年人,难道仅仅只是靠时间的流逝就可以的吗?
最近刚刚追完了一部当年的热播剧——《消失的孩子》。电视机从一个叫莫莫的小学生去上学开始。爸爸在楼栋门口等着,妈妈看着他下楼,结果孩子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这个电视机讲了4种家庭的4个“孩子”。
莫莫,出生在一个有爱的家庭,但是夫妻两人在孩子教育方面意见向左。爸爸为了陪伴孩子宁愿自己降职,也很注意维护妈妈。妈妈对莫莫的要求挺高,也和大多数妈妈一样,给孩子报了很多的兴趣班。但莫莫有自己的爱好和想法。
恩怀,父母离异,和父亲居住。很小的时候,她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洗漱,自己做饭、洗衣,甚至家庭卫生也是她自己搞。父亲忙于事业,和她沟通很少。她是一个从小就缺爱,凡事小心翼翼又很聪明的中学女孩。
袁午,一个曾经的学霸。从小就在父母亲的溺爱下长大。他的父母真得是特别爱他。在他欠下大量赌债的时候,卖了房子替他还债,对他也依然是和颜悦色。他上大学前被父母要求不要交朋友,所以在他相亲的时候,都是母亲帮他进行了大量的演练,才能正常的和女方说话。母亲死后,老婆和他离婚,他和父亲两个人相依为命,每个月也只有父亲的2000元退休金过活。而在父亲死后,他甚至想把父亲藏在浴室。虽然这段让人看上去像是他为了父亲的退休金,其实更是他没有长大,没法独自面对生活的表现。此时的袁午,已经没有了作为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活力,更像是一具行尸走肉。他颓废、落寞、孤独、无助。他是一个成年人,但更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凡事都听父母的话,没有自我,长大后,进入社会了,也没有办法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袁午身上,孩子的外形虽然已经消失了,但孩子身上的那些不完整的人格依然还在。
林楚萍,一个从小被家庭宠爱的孩子。她美丽、善良,就像一只柔弱的小白兔。从小,她凡事就喜欢找哥哥,长大了以后也是如此。
袁午、林楚萍都是两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在碰见问题后,也都出现依赖、躲避等特点,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他们也在各自的事件中有反思,有成长,最后,他们身上不成熟的孩子的一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自我。
恩怀,虽然是个孩子,却心思缜密,有个大人一般的心机。她的生长环境缺乏爱,所以她才想去一个有爱的家庭。她虽然是个孩子,却没有了孩子天真浪漫的一面,过早的看透了世态炎凉。最后,她在父母的帮助下如愿以偿,在胸怀宽广的莫莫爸爸的宽容下,可以继续享受着和莫莫一样的爱。她又找到了孩子一样的快乐,同时她的父母也真正的失去了她。她的父亲知道她的想法,愿意成全她,她的母亲其实也想和她在一起,但最后都选择了放手,让她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对父母虽然都不擅长和人交流,但却都爱着自己的孩子。
莫莫,这个最初消失的孩子,带着孩子般灿烂的笑容最后又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就像一切没有发生过一样……莫莫爸爸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还是愿意选择相信。”
每个孩子都会长大成人,每个长大成人的人真的是一个合格的人吗?莫莫、恩怀、袁午、林楚萍,他们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某点缩影。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该给孩子什么?不会付出不肯付出不可以,过度付出也是一种错误。时间所有的爱都是以集合为主,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主。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如何自己能够独立地生活,快乐地享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