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希拉里
教育孩子,我们何时应该倍加呵护,何时应该放手?很难把控。
吉娜.布里亚《家庭的艺术》让孩子知道:家是港湾,永远向他们敞开,但他们也在慢慢长大,外面海阔天空,应该走出去大胆闯世界。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所有父母都在爱与怕这两种情感中徘徊,纠结。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孩子,所以会怕这怕那。总想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告诉他们,好让他们更少的遇到伤害。但我们干预太多,变成了替他们成长。
我们在一件事情上经常会有极端表现。学过很多的育儿经验,我们按书上说的给孩子自由,极其通情达理,恨不得百依百顺;但,当看到结果不佳时,怕看到这个结果再次发生,我们又急转到另一个极端,变得专制,不理性,强硬且怒发冲冠。
千万别让焦虑惧怕占据你的教育观。
管教与慈爱
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方式是管教,试图用管教来保护他们。
我们纠结于管教孩子的方法,而不是真正关心管教他们的目的。
管教孩子的初衷是为了爱,教育,改善,保护孩子。如果管教孩子是出于爱,那么表现出来的应该是爱,而不该是愤怒。
过度溺爱给孩子过多空间,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应该把慈爱融入到管教中,不偏不倚,始终如一。
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你可能觉得这样没道理,不过我还是要坚持。
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受了这样的惩罚,你很生气吧,但我觉得这样做是对的。
这里没有你的愤怒。
约束和自由
鼓励孩子独立,让他们享受自由,同时有一定的约束,设立一些规矩。
鼓励孩子努力,争取。甚至可以人为的设置一些困难,这是“重大的学习机会”。
父母观察孩子解决困难的过程。
让孩子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好的结果,坏的结果都有可能,但这也正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好机会,锻炼孩子的意志力,韧性。
孩子会懒散,不负责任,责怪埋怨别人。
减少跟孩子理论的时间,尤其是在他们情绪激动的时候。
对孩子口头教育,只会消减"获得经验"。
可以允许孩子发泄一下,但该承受的结果还是要承受的。当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需要做一个好榜样。
经历每一次教训,这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的机会,你应该高兴才是。
孩子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做事要有底线。
我们对孩子充满感情,但不感情用事。
当你激动的时候,会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安静下来,不仅适合2岁的孩子,也适合我们成年人。
安静下来,是要找到更适合的管教方法。
与孩子交流要有尊重,有智慧。管教孩子要“智取”,不可“强攻”。
有一个让家庭充满感情的小游戏,可以试试,家庭成员各自写一个“理想”周末的条子,放进帽子,抓住那个就执行哪一个。这个小游戏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多一份乐趣。
把成长的权力还给孩子
孩子成长中会需要情感,人际关系,生理,信仰,学习等方面的帮助。
我们要更多的时候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