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令,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被命名为“元宵节”。第一、首次,例来被看作是特别的存在,所以元宵是重要的民俗节日。
但是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却不是国定假期,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被网友们质疑,为什么元宵节没有获得和端午节、中秋节平起平坐的权利?在古代,元宵节会举行非常盛大的节庆活动,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活动丰富,是全民狂欢的节日。
这么热闹的节日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提到元宵节,脑子里马上就浮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随之而来还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它们都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也同样脍炙人口。
诗歌作品里有元夕,名著里也同样少不了元宵节的身影,例如我们的四大名著里,或多或少也有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描写事。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唐僧师徒三人来到了位于天竺国的金平府,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在书里,天竺国也过元宵元,师徒四人去赏灯,书中是这么写的:
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檠。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羊儿灯、兔儿灯,檐下精神。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走同行。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那壁厢,索琅琅玉韂飞来;这壁厢,毂辘辘香车辇过。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朝野视其为国贼,朝中五位大臣计划联手,在正月十五赏元宵佳节之际起兵讨伐曹操,以清君侧,书中写道:“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无催!”
《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宋江夜观灯被捕。在元宵节期间,宋江在月夜下鳌山前观灯,被刘知寨夫人误指为贼,随后被捕。其中描写了在清风镇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到这清风镇上看灯时,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不计其数。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采飞白牡丹花灯,并荷花芙蓉异样灯火。
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中,由于玉麒麟卢俊义、拼命三郎石秀等梁山好汉深陷大名府大牢,梁山发兵营救,演绎了元宵节火烧翠云楼、智取大名府的故事。里面描写了上元佳节的热闹喧嚣:
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值此元宵,有诗为证: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烛龙街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时安。五凤羽扶双贝阙,六鳌背驾三神山。红妆女立朱帘下,白面郎骑紫骝马。笙箫嘹亮入青云,月光清射鸳鸯瓦。翠云楼高侵碧天,嬉游来往多婵娟。灯球灿烂若锦绣,王孙公子真神仙。游人流连尚未绝,高楼顷刻生云烟。
《红楼梦》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带,贾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元春晋封贤德妃,回家省亲,便正值元宵佳节。在这一回中,作者借元春的目光,展示了贾府的靡费豪华、富贵风流:
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做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
名著里的元宵佳节,不仅有异国的,有权谋的,还有小镇上的,有权贵之家的,全方位地把元宵节不同的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