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 ,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译文】:我童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老母亲让我放弃科举考试的学业而去学医 ,说学医可以养活家庭,同时也可以用医术来救济别人 ,而且精通一门手艺并以此成名 ,这也是父亲平素的心愿 。
【点评】:《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写来训诫和勉励子孙后代的,开头就以自己的经历讲起。
了凡先生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困。但历史证明很多古代贤人都有着坎坷的身世: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六祖坛经》中记载佛教六祖慧能: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了凡先生童年时期,为了维持生计,母亲让他学医,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掌握精湛医术成为一代明医也是他父亲生前夙愿。
古时候读书的人始终以步入仕途、兼济天下为人生最高追求,但是要考得科举进士谈何容易呀,路途艰辛漫长。《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从二十岁开始考,直到五十四岁才考中,真是“赚英雄尽白头”啊!
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其实治病救人和读书救国,在古往今来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心目中,是有相同之处的。
宋朝名相范仲淹小时候的志向就是做宰相和医生,因为他觉得这两个职业都能救人。后来他果然做了宰相,而且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近代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早年也是立志学医救国民于疾病之中,后来他发现,精神的麻木和灵魂的无知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可怕,所以毅然弃医从文,发起了唤醒国民灵魂,心怀家国天下的“呐喊”。
这就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内在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