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建筑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体现建筑的诗意。建筑师的风格决定建筑的风格。弗兰克·盖里是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他设计的毕尔包鄂博物馆外观奇特,是不规则曲线和 倾斜的结构,整个建筑犹如巨大的雕塑一般;美秀美术馆是贝律铭心中的“桃花源”,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体现在建筑上最高的境界;冒险家马岩松设计的鄂尔多斯博物馆仿佛天外来客一般降落在中国西北一座新兴的沙漠城市上;安藤忠雄的地中美术馆是浪漫主义和极简主义的结晶。
美术馆建筑要和自然和谐地融合,最大程度注重细节以体现人性化。美秀美术馆的建筑大部分埋藏在地下,它建造的方式最大程度保护周边的环境并使得周围景色与建筑融为一体。为了参观者能顺利到达美术馆,设计师还专门修筑了一条隧道和直通美术馆的桥梁,在隧道的弧形弯道上,极目之处,就是美术馆园林式的大门。
美术馆为建筑师挑战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并让时间来验证建筑师的工作。很多人对扎哈·哈迪德设计的21世纪国立当代美术馆的空间提出异议,认为不符合展览的要求,认为是对空间极大的浪费,设计师本人则回应说她的作品太超前,现在的人无法理解其前瞻的思想。这是否同样可以解释马岩松设计的鄂尔多斯博物馆?
很有趣的是,美术馆的建筑有时不需任何理由,仅仅为一件作品而建,这件作品说出来可能令人大跌眼镜——竟然是大自然的一滴水。水滴滚动或聚或散,作品的形态也就随之改变,谜一般的丰岛美术馆坐落在大海环抱和绿树成林的岛屿上,从天空往下看,犹如一滴水,人们也叫它“水滴美术馆”。建筑师如果没有哲人的智慧,怎能设计出这样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