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广场上有日更挑战,就点了一下,然后发现今天发的居然没算更新,就只能在写一篇了。这篇写最近看的一本书吧。是日本LINE的ceo森川亮写的《简单思考》,给我了一些启发,今天就把这些写出来吧。
森川亮是哪里的大神呢?书上是这么介绍的,日本的即时通讯软件LINE上线起算,经过一系列操作,用时19个月将LINE的注册用户突破1亿大关,同比之下Facebook用了54个月,twitter用了49个月。足足缩短了一倍还多。后期在带领公司取得辉煌的成绩之后,这哥们儿选择换赛道了,离职创业去了。那么简单思考说的是啥咧?主要从几个方面说
从公司层面说
经商不是打仗。视竞争为本质,光想着战胜对手,这反而会误入歧途。用户才是根本。
对于公司来讲,产品是公司最重要的方面。公司的产品受不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成长。好的产品是不断的更新迭代和创新的。持续提供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是商业里最核心的东西。一个好产品的诞生一定是怀着为用户尽心尽力的解决痛点这样的使命感创造的。将问题回归简单,考虑用户的需求,满足他。就行了。
怎么做?召集具备回应用户需求的热情与能力的人,为他们创造无拘无束的发挥其才能的环境就改变时行了。让他们保持热情用产品去解决用户与公司之间的联系。不断磨练对大众真实需求的感知和实现。大众需求发生改变时能够迅速发现并及时更新。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这就已经脱离了被淘汰的风险了。
俩人因为你瞅啥准备打架,紧紧盯着对面的那个家伙,想尽办法一招KO掉他。旁边围着一群观众,这家伙打的鼻青脸肿的,谁也没落到好,还波及到了围观群众。导致围观群众都跑光了。医院救护车来了,下来俩一米八长着一脸护心毛的护士。给俩人抬走,这事儿算结束了。
如果把这俩人换成俩公司呢?围观群众换成用户,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集中精力创造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结果往往是更好的,至少比抬上救护车要好。
一个具有活力的公司一定是有不断的创新和创造的。传统的经营就是管理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的发生。至少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策略不一定就比全公司所有人的群策群力更具有新意。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或许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索尼公司就是允许员工在空闲时间利用公司的资源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如果开发出来令人拍案叫绝的技术,员工还会进行演示,一旦取得认可,那么就会获得支持,去创造新的产品。这就是公司为创新打造的生态系统。员工可以自由活动,基于共鸣携手共事。自然大大激发了员工创新的欲望。
专注于创造价值,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以金钱为中心。以前本豆也做过不少的商业计划书,里面有一项是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预算多少,能产生什么样的收益。至少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是很重要的。后来才知道,把利润作为商业目标是很危险的,无论是什么项目,如果这种倾向特别重,那么用户会很容易就感觉的到,并且产生连带的反应。互联网用户尤其严重。这也是后来和大佬们交流的时候发现的问题。
相比之下,能让人甘愿掏钱的东西才是长久不衰。在做产品的时候专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提升用户的满足感,这才是重要的。当然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此外从员工管理的角度还说了一些方法
比如用优秀的人才吸引优秀的人加入啦,不断舍弃成功啦,不需要大人物带领啦之类的。
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
总的来说,这本《简单思考》还是很推荐看一下的。对于产品设计理念和公司管理的角度都提出了很新颖的理念,不一定全部适合,但书上的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多了解一些总不是坏事儿~你说是吧。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私信讨论~!
我是巨石豆,80后大叔。自由职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