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叔子,就是我老公的弟弟,离婚了。
他们夫妻俩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留在了异地当了教师,白手起家,生养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一起生活了16年,分居了一年,经历了离婚的冷静期后,最终还是结束了这段婚姻。
出了什么问题?谁之过?似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
我妯娌是一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的人,为人非常热心,工作能力也很强,在家里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
我小叔子呢,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能说会道,爱老婆,爱女儿,包揽了所有的家务。
看起来都没有问题啊。因为他们居住在外地,所以只有逢年过节偶尔回来,见面的机会并不多,近年来我们一般都是通过微信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我妯娌对我说:“嫂子,我们俩吵起来可厉害呢,可是好起来也真的好。”这个我理解,他们是同学,感情基础是很好的,谁家没有吵吵闹闹的呢!
可是婚姻的小船也得好好掌舵才行,要不说翻就翻了。直接原因呢,肯定是在我小叔子身上,他酗酒。一喝就醉,一醉就撒酒疯,一撒酒疯就变成了魔鬼。为了治他这个病,我妯娌想尽了一切办法,给他报心理辅导班,给他吃戒酒药,都没有解决了根本问题。看着妯娌发来的他醉酒后的照片,真是无法直视,让人恨铁不成钢,全家人都怪他不成器。
可是他本来不是这样子的。他们的婚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也许生活本来就是一团乱麻,难以理清,但还是总想理一理这纷乱的思绪。
1.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是营造健康家庭的基础。
2.注重和理解彼此的感受是夫妻和谐的保证。
其实他们之间早已有了问题,这个问题也许就是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
首先,他们没有做到第一条: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在他们之间,有一个说一不二的岳母。
结婚第二年,他们有了孩子,因为要照看孩子,岳母理所当然地就来到了女儿家帮忙,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之家。
我妯娌家是经商的,父母一起经营着私企,家庭条件比较好,她妈妈也是很强势的人。来到女儿家后,直接成了这个家庭的总指挥,对她的各项指令,我妯娌是坚决地贯彻执行。
在她的指挥下,他们两口子在那个六线的地级市先后买了四套房子,一个商铺。这四套房子,其中一套是结婚时买的,当时条件所限,地理位置偏,房子小,各方面都不太满意,于是几年后条件好了一些时,又在市中心买了一套,面积大,户型好,离单位很近,各方面都达到了标准。有一天,精明的岳母看到一个售卖商铺的广告,觉得有升值空间,立刻拍板,让他们买一个,于是我妯娌贷款200多万,又买了一个商铺;后来,又买了一套高中学区房,准备出租,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租不出去,只能自住了;再后来,他们卖掉了结婚时的那套房子,又贷款买了一套高层的住宅。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母女俩拍板决定的,并没有和我小叔子商量,他只有默认权。要知道,他们两口子都是中学教师,收入谈不上有多高,而更糟糕的事情是,买了那个商铺以后,开发商卷款逃跑了。
我公公做了一辈子教师,性格很保守,两个儿子也一样,没有什么开拓创新的精神。所以我小叔子对于这种寅吃卯粮长期欠债的生活很难接受,但是他在家中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个事实,何况他挣钱也没有老婆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许是亘古的真理,但他心里其实是很不满的。
早年他们还只有那套婚房的时候,妯娌在他们单位还有一个宿舍。为了上班和照顾孩子方便,他们四口人便住在了单位宿舍里,后来,妯娌的弟弟高考失利要补习,就也来了姐姐家,姐夫可以工作之余顺便辅导一下功课,也一起住在了集体宿舍里。这样,小小的一间宿舍,住了一大堆人,能有多舒适呢?再后来,妯娌的弟弟上大学了,妹妹又来了,表妹又来了,总之,他岳母就是喜欢把家里的亲戚都张罗到女儿家来,还要挤在一起住,住不开了,又让他们花钱在外面搭了铁皮房子……不知道小叔子和岳母住上下铺的时候,心理到底有多郁闷呢?结果就是,他在家里没有立足之地,就到外面找朋友聊天,借酒浇愁,直到喝酒上瘾。
所以,他们婚姻最终走到这一步,小叔子的岳母过度干预女儿的家庭是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我妯娌把母亲的话当成了圣旨,却忽视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她也忽略了丈夫的感受,使他越来越郁闷,最终裂痕无法修补。我小叔子呢,在家里说啥也没用,明知道喝酒伤身,酗酒失态,却还是克制不了自己,也忽视了妻子的感受,直到最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其实,真的很可惜。尽管十几年来见面不能算多,但我觉得我妯娌真是一个很好的人。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