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前,就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年平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仅为13.43分钟,由此可见,读书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而今,我国已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鼓励多读书、勤读书,凝聚更加强大的推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铺就圆梦之路。
银行是我国现代金融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国人看来,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就是躺着把钱赚。
那么,这样一个承担国民经济运转枢纽的行业,他们的读书情况会是怎样的呢?为探究银行业真实的读书情况,梯子教育联合多所金融高校,利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城市各银行业从业人员读书情况开展全方位的调研工作。
按照调研顺序,今天我们将首次曝光保定、扬州各银行从业人员读书情况调研的部分结果。本次调研为实地问卷调查,调查区域覆盖市区和城镇,样本数为109,保定样本数235,样本覆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银行、邮政储蓄、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等。本次调研有两项结果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关于“读书喜好”的调研,保定、扬州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调研结果显示,真正喜欢看书的人占比分别仅为21.22%和23.26%。
在保定,只有21.22%的银行从业者表示“非常喜欢”读书,75.47%表示“还行,有时间有兴趣的话会看”,还有 3.3%的人明确表示“我不喜欢看书”;其中,中国银行、邮储银行 “非常喜欢”读书的占 30 %以上,交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明确表示“不喜欢”读书的占比较大。
在扬州,只有23.26%的银行从业者表示“非常喜欢”读书67.44%表示“还行,有时间有兴趣的话会看”,还有9.3%的人明确示“不喜欢看书”;其中,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非常喜欢”读书占半数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学霸”银行;邮储银行明确表示“不喜欢”读书占比较大。
其二,关于“各行学习投资”、及“个人每月读书投入”的调查结果显示,保定、扬州每月读书投入不超过200元的占比分别为57.21%和67.44%,而每个月读书投入能超过500元的占比几乎为0。
在保定,57.21%的银行人每月用于读书的费用不超过 200元,36.68%的银行人表示会拿出 200元-500元的费用来投资自己,5.68%的银行人会拿出500元-800元来用于读书投入,每月投入超过800元的占比几乎为0。其中,中国银行(200元-500元,58.33%)算是比较舍得投资自己的银行了。
在扬州, 67.44%的银行人每月用于读书的费用不超过200元,也有32.56%的银行人表示会拿出200-500的费用来投资自己,调查中的银行员工均未超过500元。其中,农商行(200元-500元,100%)、建行(200元-500元,57.14%)算是比较舍得投资自己的银行了。
通过这两项调研结果,我们不难发现,扬州整体银行业读书情况不容乐观,“全民阅读”在他们看来更像是一种口号,在调研中,有很多银行从业人员甚至表示每天只想着业务指标,根本无心读书。作为国家的金融主体,他们对自身的读书投入却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克扣。其实从扬州的这两项调研结果我们不难推断,中国整体银行业阅读情况大抵如此。
小编认为,银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节经济等多项重要职能,所以银行业应该成为勤于学习、勤于读书、不断优化自身的行业,成为“全民阅读”战略的积极实施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强化自身,更好地服务大众,更好地护卫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