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觉醒年代》才了解到,他是如此伟大,而我却误解他多年
最近在看《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整部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算陈独秀了。没看这部电视剧前,根据我脑海里残存的中学历史知识,陈独秀的正面形象不过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倡导人,而且在历史课本中基本是一笔带过,介绍的更多反而是他在大革命中犯了严重的错误,是造成大革命的罪魁祸首,是右倾机会主义的化身,简直是一个反面人物。看了《觉醒年代》,又通过度娘,陈独秀原来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彻底颠覆了,原来陈独秀是如此伟大,他是最早觉醒的人,是为国家民族勇于舍生取义的人,而且他从建党到大革命的6年间连任了中共五届最高领导,这在中共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因为后期他路线主张的失败而完全否定他或刻意淡化他的历史功绩,不仅是对他本人的不公正,也是对党的历史的不尊重。
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创办《青年杂志》(即《新青年》前身)。《新青年》一经问世,立即被青年读者视为“空谷之足因,暗室之灯光”,从此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陈独秀也实际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毛主席回忆《新青年》对他的影响时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像青年毛泽东一样,当时的广大青年学生都把陈独秀当做“圣哲”来膜拜。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中国思想界激起了强烈反响,陈独秀也受其影响,政治思想随俗转向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比较彻底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新青年》的号召和推动下,五四思想启蒙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整个五四运动中,陈独秀都是真正的领导者。毛主席曾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在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发表了著名文章---《研究室和监狱》,他写道:“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陈独秀实际上从思想深处已经完全把自己投身于民族的革命事业而无所顾了,这种献身精神令我辈不胜唏嘘。他是这么说的,实际也是这么做的,他曾三进三出监狱,但仍然坚持革命到底,从未退缩。
1920年春,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经过一年多筹备,1921年7月下旬,由上海党小组发起,在上海法国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为兴业路76号)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了中共一大,这也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也被毛主席成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陈独秀并未参加中共一大,他当时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大学预科校长,由于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建校舍,如果离开广州,款项就会落空,于是,他指派陈公博和包惠僧去上海出席会议。
虽然陈独秀没有参加党的一大,但他在筹备建党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贡献,主要有:一是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上海党组织,实际起着临时党中央的作用;二是创办秘密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宣传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为党的建立做了重要思想准备;三是大力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灌输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四是组织各地建立共产党组织;五是主持制定了党的第一个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旗帜鲜明地宣布共产主义组织的宗旨和原则。
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折射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寻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所经历的艰辛历程,他和战友们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这是成长、发展、兴旺的一段必经之路。从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光辉坎坷里程来看,陈独秀后期的失败也许可看作是交了一次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