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lù)也。
这句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师尹,是周朝的太师尹氏。辟,是偏僻。僇,同戮,是刑戮。
诗人说: “巍峨南山,岩石耸立。光耀显赫的尹太师,百姓仰望您。”在上位的人,为万众仰望,所有人都盯着你。如果不能行絜矩之道,而好恶殉于一己之偏,则会身弑国亡,造成天下大戮乱矣。
原文《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这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思是,殷朝在还没丧失民心的时候,能够与上天的意旨相配合。咱们应该以殷朝作为戒鉴,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诗经》上说:“殷朝没有丧失民众时,能够与上天的意旨相配合。我们应以殷朝的覆亡为鉴,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前面我们说了,治国先齐家,我们作为一个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絜矩之道,否则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下一步就是孩子什么也不给你讲,不给你说,不听你的。在这一点上我还是首推曾国藩做的最好,曾国藩家训,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千古家训之首,虽不是曾国藩所作,为李翰章、李鸿章整理出来的,但是其家训是从曾国藩经历的事出发,教育孩子的书信。阳明先生说,事上磨事上练,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从已经发生的事上教育家人,最为有实际价值。
曾国藩自己有絜矩之道——《日课十二条》,所以说,他在家书中的教化自己兄弟及妻儿孩子的,都是他自己先做到的,在曾国藩晚年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可谓千斤重,我无一日不读书,当然他无一日不写日记,当然他无一日不修行《日课十二条》。
插一件事,关于曾国藩家勤之风的事,他们妻子欧阳氏和他同样有絜矩之道——勤劳。曾国藩是非常看重这个勤的,曾给家人提出五勤——手勤、脚勤、口勤、脑勤、事勤。正是因为曾国藩非常看重“勤”对家风的影响,曾国藩规定,曾家所有人,不论男女都应该有自己的活儿干。比如曾家女卷,曾国藩就要求每个人都纺织、做鞋。
他任两江总督的时候,因为要调任北方,临行前他还不忘给家中的儿媳、女儿制作了一张“功课表”,分为“食事、家事、细工、粗工”四类,也就是四大类要干的活,并嘱咐自己老婆一定要带头带着她们一起干,还说等他出差回来要一项一项验收。而他老婆欧阳氏也根本不用他说,虽然是一品诰命夫人,但一辈子勤劳,夫妻俩和孩子的衣服、鞋子基本上都是她亲手做的,很少是买来的。
你看曾家不管是曾国藩还是其妻欧阳氏,都是勤劳的人,所以曾家的家风,世代传承,后来曾国藩的子孙里出了很多的人才,这和这种家风的形成应该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的。
曾国藩教子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以身垂范、言传身教。他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在写给孩子、弟弟的家信中,也常谈及自己人生的很多经历,以及在这些经历中的所思所想,包括开始的迷惑和疑问,后来的感悟和经验所得等等。这样一来,他的家训教育就显得十分生动,不再是刻板的说教,所以他的教育效果十分理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自己人生经历的成败得失,曾国藩平常倾诉最多的教育对象是自己的大儿子曾纪泽。曾纪泽后来所取得的人生成就确实完全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栽培,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曾纪泽堪称领军人物。虽然很多时候人们都把他和郭嵩焘并称,但郭嵩焘在近代外交史上更像一个独行侠,只是一个孤独的先行者,而曾纪泽才更像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领导者。
曾纪泽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军人物,可以说完全得益于曾国藩的家训教育。
曾国藩自己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按说他会督促自己孩子同样如此,但是不管是曾纪泽还是曾纪鸿,都给曾国藩说过,我不想科举,我想怎样怎样?曾纪泽学习了西学和英语,后成为政治家、外交家,曾纪鸿学习了数学,成为了清代数学家,不管是大儿子还是二儿子学习的课目,曾国藩都是一窍不通,但是难等可贵的是,他会和孩子一起学,甚至曾纪鸿出书的时候,曾国藩亲自写序。
所以说,治国与我们无关,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就类比到小家中,这个章节说了国君与一个王朝,往小了说就是一个家长和一个家庭。所以家长要做到以身垂范,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