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马,是马。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马。原指“蜀西缴外”羌地之马,俗称西川马。也有文字释义的说出自《晋书.吐谷浑传》:“地宜大麦,而多蔓菁,颇有菽粟。出蜀马、氂牛。”又据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成都府出小驷,以其便于难路,号为蜀马。”
“蜀马”,非马!这指的是被徽州邻里普为称誉的状元故里――蜀马村!
为何状元故里称“蜀马”呢?据说清朝乾隆时有官员在此走失坐骑,而称“失马”,后人因“失”与“蜀”谐音,而改称“蜀马”至今。我觉得这一说法有点牵强附会,难以服众。我们不妨沿着蜀马大姓――陈氏一族迁徏的足迹来寻觅!
据《绩溪县志》载:“南朝陈文帝第四子伯固封新安王,居家新安。陈亡,伯固子陈鉴袭封后为避隋乱而居绩溪修文乡上溪山。唐末,陈鉴的第五代陈世昌迁绩溪蜀川,世昌公生子悦,悦生和、恭两子,和生实、宥两子,宥生廪,廪迁蜀马。”(注:修文乡辖七都、八都,而上溪山即为八都现称上庄镇的上金山)。
上金山现安居的大多为叶、黄两姓,陈性几乎匿迹。但从现有的村水口古树、古桥以及由上庄杨林桥通往上金山的石板路(今因村村通公路,原有的石板路被毁)和阶梯形错落有致的村庄布局来看,当时的陈姓部落应该是有一定规模了!据有心人实地察看,传说中的“天子坟”在金山金坑所交汇的半山坞平地上尚存遗址。在离村庄两里许有一大石门,可谓是一夫挡关,万夫莫开。这真是一个避乱躲灾的好地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地方多山少田,粮食供应是个重大问题,山上资源也是以林竹茶为主,要想让陈氏生息繁衍壮大,那就必须战略大转移!找一个既安全又能休养生息的新居地――二都(绩溪有句顺口溜:一都柴二都米,三都姑娘四都被pi……)。
要完成从上溪山(上金山)到二都的全家族搬迁,这不亚于一次蜀道之旅。从上金山到二都路程也有一百余华里,又是崎 岖不平的山路,还要拖儿带女随行家产,加上运输工具的不足,只能是人像马一样肩挑背驮。为使后人记之念之这一战略大搬迁取蜀马之名寄思!人生生存道路之艰难犹如蜀道之意吧。下面是陈氏祠堂遗址,从祠堂对面远看的山像圆宝型,叫圆宝山。
至于状元故里一说,这是后人为铭记明崇桢四年(1631)客籍在江苏宜兴的蜀马人陈于泰在科殿试中,被崇桢皇帝御批“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明朝历史上第85个状元,而勉励后人求学成名。